第(2/3)页 袁天罡看着自己虚幻的身躯,喃喃道:“我不是死了吗?” “是死了没错,但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孟凡嘴角含笑,意味深长道。 “殿下?!” 袁天罡抬起头,有些震惊的给孟凡行了一礼,恍惚间,他好像明白了一下事情,只见其笃定道:“殿下所学,貌似和我们不一样?” “你发现了?” 孟凡端着茶杯的手一停,然后又缓慢的将其中茶水送入口中,袁天罡能发现这一点并不奇怪。 要是真发觉不了,才是奇怪呢! “哈哈,臣沉浸武学三百年,不说学究天人,但应该有的见识还是足够的,之前那小道士和我动手时,我就已经发现了不对,但涉及殿下隐秘,微臣便没有细究,现在想来,殿下手段,恐怕早已能媲美传说中的仙人了吧!” 袁天罡看着自己虚幻的双手,唏嘘不已道:“怪不得殿下之前会嘲讽李星云如同井蛙夏虫,有如此手段,统御大唐万年又何尝不可?” “万年?” “哼!” 孟凡抬起眼眸,轻笑道:“我想要替代的,可是这方世界的天!” “天………?” 袁天罡抬头望去,语气中有些不可思议。 孟凡解释道:“所谓天,其实可以看作是天地之间规则运行的集合体,就如同老子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袁天罡闻言,不禁眉头皱了皱,道:“殿下所言道德经,似与臣知道的不同?” 孟凡不紧不慢的给自己的茶杯蓄满茶水,说道:“自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秦诸子百家之言被篡改甚多,早已不同,我所言只是其中一个版本罢了。” “当然,也是最接近老子原意的一个版本。” “天者,乃乾坤万道之集合,所谓道,也可以看做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则,你卜算卦象,推衍大唐国运,窥探未来一线生机,都基于此。” “我姑且将这个集合体,称之为天道,如同一台精密的器械般,在周流复始的运行,故而天道无情,大道至公,无私也!” “正是因为其没有私心,所以为了天地万物的发展和进化,王朝才会不断的更替。” “可是,天道若是有私呢?” 袁天罡从未在这个角度来看待过孟凡口中的天道,他作为卦师,向来只知道天意难测四字,而从未如此剖析过对方。 就像是有人直接告诉你答案,说所谓的天意究竟是什么东西,讲解其本质,以及运行的规律一般。 听到孟凡此言,袁天罡一时间竟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只见他沉默良久,才说道:“若是天道有私,偏心一人,那岂不是某个王朝会一直存在?” “不错!” “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说到底,这里面的隐喻其实是一样的。” “王乃人之领袖君主,而人又是万物之灵长,故而可以说,皇帝是最得天道青睐庇护之人,口含天宪,一言可定万民生死,相当于气运之子,本身就占有一定的天地权柄,天子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而我要做的,就是凭借天子的身份,在所谓的天道中,分一杯羹,甚至是完全掌控天道,以人法天,法道!” 袁天罡闻言,第一个感觉是荒缪,但孟凡既然敢说出此言,那就一定会有某些道理,甚至有所把握。 自己所认为不可能的事,放在这位殿下身上未尝不存在机会。 孟凡的目光中出现一抹名为野心的东西,他看着陷入思考的袁天罡,然后开口道:“想必你应该听闻过佛教恒河沙数世界的理论,和三千大千世界之言,除此之外,道家也有洞天福地,三十六重天的说法。” 说着,孟凡从一旁的棋盘上拿出一枚枚棋子,星罗棋布的摆在袁天罡的面前,言道:“这就是我的底气所在!” 袁天罡看着那些棋子,怔怔出神,作为道家中人,这些理论他怎能不熟知于心,只是没想到,今天貌似成真了。 他忽然笑道:“臣,好像明白了,之前殿下在出生之后便消失不见,微臣百般测算都得不出殿下踪迹,想来殿下应该是去了另一方天地吧?” “殿下的一身本领想必也是在那方天地中所学来的,怪不得如此神奇,几如仙神手段一般,也难怪殿下会说出要取天而代之的言论。” “如此机遇,未尝不可将天,取而代之!”袁天罡激动且颤抖着说出这话。 他猛地抬起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