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启年笑道:“大人谬赞了!” 在见到滕梓荆后,王启年也说出了文卷是假的事实,原因是怕范闲在“杀”了滕梓荆后,还不放过其妻小,特意改的。 真实原因则是,当时院长就在身边,亲眼盯着王启年改的文卷,院长之命,鉴查院上下谁敢不听啊! 当时他的小心肝都快吓出来了! 殊不知,在范闲和滕梓荆离开牛栏街之后。 郭保坤晕倒的地方,出现三道人影,由影子推着的陈萍萍,以及……孟凡。 “行事鲁莽任性,不计后果,还报自己的名号,有些蠢还有些飘了!”孟凡摇摇头道。 “你应该清楚,在这吃人的京都城中,小觑任何人,轻易相信任何人,都会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陈萍萍则用包容的语气说道:“孩子还小,需要成长,能理解。” “小?他可不小了!” 孟凡轻哼了一声,随后转身往前踏出一步,如同瞬移般消失在原地。 影子叹服道:“好高明的轻功,登时消失的无影无踪,真不愧为大宗师!” 陈萍萍的脸上也露出一抹凝重之色,心中怀疑,大宗师真的能做到这一步吗? “这郭保坤怎么办?”影子问道。 陈萍萍抬了一下眼皮:“找人送回郭府,他爹到底是一部尚书,要是人真死在这儿,事情可就大了!” “明白!” 范闲在处理好滕梓荆的事情后,又重新回到醉仙居中,不过却是在二楼随便找了个位置委屈了一宿。 然后装作从三楼刚下来的样子,才从醉仙居返回家中。 —————— 第二天一早,郭攸之便将范闲以伤人之罪告上了京都府衙。 两件事情发酵的极快,但在郭保坤被打的消息之前,流传更快的是范闲和词仙孟凡以诗会友之事。 范闲在收到消息后,不由得嘴角一抽。 被坑了! 他那份不堪入目的墨宝还真就被孟凡大肆宣扬出去了。 范闲:杜甫大大,我真不是有意要搬运您的诗啊,也绝无诋毁之意! 而皇宫中,一清早刚用过早膳,庆帝便得到了范闲的那首登高诗文原件,皱着眉道:“诗不错,就是暮气太重,还被那词仙压了一头,这字也实在难看!” 侯公公在一旁恭维道:“小范公子能有如此诗才,实在我庆国之幸,陛下应该高兴才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些许微瑕不掩其瑜。” 庆帝笑骂道:“你倒是会说话,不过范闲确实是个人才!” 可不等庆帝高兴呢,就有人匆匆传来消息,说范闲昨天晚上把礼部尚书之子郭保坤给打了。 瞬间,庆帝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庆帝:你他*的还真是个人才! 醉仙居,孟凡通过随手召来到的水镜看到庆帝的反应后,不由得呵呵一笑,总感觉范闲昨晚的行为特像一人。 那人也姓李,立下的功劳和犯的错一样多。 其他势力在收到消息后,也是有所反应。 二皇子李承泽看着誊抄而来的诗词,本欲好好欣赏,并临摹词仙佳作,但谁知也被范闲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打断。 “这可有意思了!” 二皇子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吩咐谢必安道:“走,我们去京都府衙看看热闹,顺便看看咱们这位新晋的范大才子。” 太子则纯粹是因为郭保坤乃是自己门下,当即便有了给郭保坤撑腰的心思,不然门下之人还不得寒了心吗? 礼部尚书之位,也值得太子用心思拉拢了,哪怕是会得罪范闲。 而且就算是得罪了,道一声误会,范闲能不接着吗?他敢拒绝吗?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太子也算是深谙朝堂为官的道理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群墙头草罢了。 可惜,太子错估了一件事。 范闲可不是朝堂上的那些老油条。 京都府衙。 郭保坤包得跟个粽子似的躺在那里,而范闲却左瞅瞅西看看,一副对所有事物都怀有好奇心的模样。 不多时,京都府尹梅执礼便到了。 “堂下何人?” 郭保坤依旧找了臭味相投的好友贺宗纬作为状师。 不过范闲在面对郭保坤状告自己的状词时,还佯做不知,装傻充愣道:“唉,这上面怎么说我打了郭保坤郭公子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