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姜珊的亲事,于姜钰而言不过是桩小事。可她抽出片刻空闲,与常凛之那两刻钟的谈话,却影响着姜珊后半生的命运,更关联着常家整个家族此后的走向。 只是姜钰对此本就不甚挂心,她已尽了自己能做的,姜珊往后过得好不好,终究要看她自己如何经营。皇帝又与姜钰、安王及承恩侯商议一番,最终敲定秘密前往岭南的人选——魏国公与霍光。 确定人选后,接下来便是兵马、粮草与武器的调度事宜。姜钰当即给宁云川去了一封信,让他利用好于家在岭南的势力与威望,为魏国公和霍光接下来的行动做好铺垫。 诸事皆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待一切准备就绪,魏国公与霍光即将动身时,岭南王的奏折恰好递到了皇帝手中。奏折大意是其庶子私印银票、触犯国法,他将亲自带庶子上京向皇帝请罪。换言之,岭南王此时已动身北上。 皇帝随即与姜钰、安王、承恩侯密谈了一个下午,再次敲定扣下岭南王的细节。期间,姜钰还召见了于家在上京的联络人,不仅得知裴听兰身边有一名婢女是于家眼线,更掌握了更多关于岭南王府的情况。 从岭南到上京,若日夜兼程,需耗时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里,太后的病情趋于稳定,记忆也在慢慢恢复,只是众人心里都清楚,太后已是时日无多。 睿亲王索性搬入宫中,每日侍奉在太后左右。只是太后仍几次三番跟他念叨:“哀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亲事。” 对此,睿亲王只能沉默以对。从前太后身体康健时,他要将自己与姜钰的事告知她,都需再三斟酌;如今太后病重,他更不敢提半个字。可太后活了七十余载,经的事、见的人不计其数,许多事早已是心里明镜似的。 又提了几次亲事,见睿亲王依旧沉默,太后才望着他轻声说:“哀家明白。” 睿亲王张了张口,最终还是一个字没说。他与姜钰的事一旦曝光必是一场轩然大波。眼下太后病重,朝堂又正值扳倒岭南王的关键节点,此刻绝不是合适的时机。 只是在与姜钰的书信往来中,他对这件事只字未提,朝堂诸事已让姜钰耗尽心力,他不愿再给她增添烦恼。 转眼两月过去,天气渐凉,姜钰也换上了稍厚的衣衫。这日她下值回府,暗卫便来禀报:岭南王两日后抵京。 姜钰摆手让暗卫退下,随即前往祠堂,在老楚国公的牌位前静静立了许久。 “祖父,报仇的时候到了。” 话音落,她转身大步离去,周身萦绕着一股无形的杀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