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无事献殷勤-《老婆是杨玉环》


    第(2/3)页

    “玉环,你几点起床的。”

    “听更夫的更声,应当是子时三刻。”

    “本来我早就可以回来的,说不定还能给相公衣物捋一捋,很多应急的东西也没来得及准备,唉……都怪那马厮的老板睡得跟猪一样,还不肯开门,我就用脚踹,用手拍,砰砰砰的闹腾了半个时辰,那老板才不情不愿的开了门,多花了十文钱,才愿把马车租借给我呢。”

    “还有那卖包子的老赵……居然说今日是科举的大日子,学子一早起来赶路,包子肯定很俏,也要涨价,最后我发了虎,差点没掀了他的摊子,老赵才以原来的价格卖给了我……相公,我是不是很凶啊。”

    玉环姐将这些琐事像倒豆子般的一股脑抖了出来,我心疼得无以加复,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是再一次将玉环姐搂住了,这次我搂得很重,用了很大的气力,就像抱着一整片锦绣山河一样。

    玉环姐,以前是你为我遮风挡雨,那些欠你的,李白用余生来还。

    莫说是童生了,即便是秀才、举人、进士,甚至殿前三甲,我都要拿下,这辈子,再也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这辈子,再也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日头初升时,马车一路晃晃悠悠终于到了巴蜀郡文院外,红砖高墙,朱红大门两侧镌刻着一副笔锋苍劲的对联: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它柴米油盐。文院外黑压压的站着一大批人,有唇红齿白举手投足尽是孩子气的单十少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抬眼望去,竟然有数千人。

    而每一年的童生录取,以巴蜀郡青莲乡这个弹丸之地,名额不过十人,换而言之,区区一个童生,在这里居然是百里挑一的概率,我顿时感觉到压力倍增,周边的学子对这次童生考试议论纷纷。

    “你说这次谁可以摘得头名?大唐科举令中说,凡是在各郡县考取头名的童生,直接越格获得秀才头衔,入秋时节就可以直接参加举人考试呢。”

    一个白发老者说道:“那还用说,肯定是县老爷的公子徐青农咯,徐青农在十一岁的时候就写出一篇著名的五言绝句,入选了朝廷制作的当月诗刊中,是四里八乡远近皆知的神童呢,虽说后来没有作品再入诗刊,可是一个人一辈子能写出一首名动乡里的诗篇,都算是一个极成功的诗人了,像老朽写了诗篇没有百首也有八十了,可除了家里的老婆子,谁都没有听过啊。”

    除了初唐四杰的王勃之外,唐朝居然还有这样的神童?

    我不由有些好奇,便问道:“徐青农出名的那首诗是什么?”

    老者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神情看着我,徐青农可是巴蜀郡远近闻名的神童,是青莲之光,每一位青莲乡的百姓一提到他皆是掩不住的满脸骄傲,他的代表作品,居然还有人不知道?不过老者还是很热心的吟出了这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呆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靠!这分明是李白妇孺皆知的代表作,后世我三岁的时候爸爸就教我背这首诗,相信不少孩子都是一样,啥时候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徐青农的代表作了?这里头肯定有猫腻,李白的记忆中跟着徐青农交情匪浅,难道是……剽窃?

    雨后初晴,有蜻蜓奋力的拍着翅膀,从眼前打马而过,一个白衣公子哥的身影跃入眼帘。

    我面色古怪的看着他。

    李有田。

    李有田此刻极有附庸风雅嫌疑的摇着一把折扇,正在跟一个锦衣公子哥相谈甚欢,李有田似乎也看到了我,连忙拉着那锦衣公子跑了过来,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表哥,你也来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对于这个偷窥杨玉环洗澡,三番五次调戏,还一度差些逼得玉环姐殉情的混蛋,我很想暴起将这个狗日的揍一顿,但我知道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一旦动手打架,可是要直接剥夺考试资格的,李有田耗得起,我可没资本再去等一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