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砚深能坐到这个位置,情商和场面应对能力早已炉火纯青。 他绝口不提任何工作相关的事情,主动将话题引向安全而温馨的方向。 “听窈窈说,叔叔做得一手好菜,今天看来我们有口福了。”他笑着看向林父,眼神真诚。 提到自己的擅长领域,林父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些,话也多了点:“哪里哪里,就是些家常菜,比不上外面的。这孩子就爱吃我做的红烧肉,每次回来都点名要。” “那是叔叔手艺好,有家的味道。”周砚深从善如流,又看向林母,“阿姨把家里收拾得真温馨,这些窗花和对联贴得也很有年味,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林母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说:“都是窈窈和她爸弄的,我就打个下手。这孩子非说要自己动手,才有过年的感觉。” 周砚深顺势聊起了林窈小时候的趣事,当然是挑着那些无伤大雅、能体现家庭温情的说。“窈窈跟我说,她小时候学骑车,摔了跟头都不哭,非要自己爬起来继续。” 林窈在一旁听着,骄傲的说:“那是,这是不服输的精神!” 林父呵呵一笑,气氛在女儿娇嗔和林窈童年糗事的分享中,渐渐活络、自然起来。 周砚深主动将话题引向林家二老的身体和日常生活,询问林父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关心林母操持家务是否辛苦。 他说话的速度不疾不徐,态度谦和,完全是一个体贴晚辈的模样。 林父的心态也慢慢平复,他注意到周砚深在交谈中,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迎合着他们家庭的氛围。 比如当他提到自己喜欢下棋时,周砚深便会说:“围棋我也略懂一点,只是棋力不精,以后有机会要向叔叔请教。” 这话既表达了尊重,又拉近了距离。 林父终于找回了作为长辈的感觉,他关切地对周砚深说:“砚深啊,你们工作忙,责任重,一定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 这是长辈通用的关怀,充满了真诚。 周砚深认真点头:“谢谢叔叔关心,我会注意的。” 快到中午,林父系上围裙准备大显身手。 周砚深见状站起身:“叔叔,我给您打个下手吧。” “不用不用!”林父和林母异口同声地拒绝。 林母连忙推了推女儿:“让窈窈陪你说话,我们去准备就行,很快的!” 林窈会意,拉着周砚深重新坐下:“你就安心等着品尝我爸的手艺吧。” 午饭时间,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周砚深动筷后,赞不绝口。 “叔叔,这红烧肉烧得真好,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他夹起一块,认真品尝后说道。 “您过奖了,就是家常做法。”林父嘴上谦虚,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 “这清蒸鱼也很鲜嫩,调味清淡,突出了鱼本身的鲜美。”周砚深又尝了鱼,看向林母,“阿姨,这鱼是您处理的吧?很干净,一点腥味都没有。” 林母笑得合不拢嘴:“就是随便做做,你喜欢就好。来来,多吃点,这个白切鸡的蘸料是我特意调的,你试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