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着他介绍了"透光法与塞尺配合控制法":"利用普通刀口平尺和手电筒,通过观察透光均匀度判断微米级间隙变化,再配合塞尺进行量化测量和数据记录,可以构建整个导轨平面的误差趋势图,指导刮削工作有的放矢。" 他还展示了自行设计的测量记录表格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塞尺厚度,可以计算出平面度误差,并通过趋势分析预测下一轮刮削的重点区域。" 最后,他给出了预期的技术指标:"采用这套方法,预计可以将导轨全长平面度控制在0.015mm以内,优于苏联标准要求的0.02mm,同时提高刮研效率3-5倍。" 整个汇报过程中,会场鸦雀无声,各位领导专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低头翻阅技术方案,频频点头。 汇报结束,总工程师第一个发言,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精彩!太精彩了!” “赵明同志,你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当前的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在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方法和数据的结合保证加工精度的新思路!" 一位副厂长感叹道:"交叉刮削、透光法测微、数据趋势分析,这些方法单独看都不新奇,但如此系统地组合应用到大尺寸导轨刮研上,确实是个创举!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厂长更是激动地站起来:"赵明同志,你这个方案不仅可行,而且极具创新性和实用性!我完全支持立即实施!" 他看向赵四,目光中充满赞赏:"赵明同志,以后有什么新技术想法,可以直接来找我沟通!厂里一定会大力支持!" 李科长听了这话,不仅没有丝毫不快,反而满脸自豪,仿佛是自己得到了表扬。 "厂长,赵明同志确实是个难得的技术人才!我们技术科一定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技术评审会一致通过赵四的技术方案,决定立即在龙门刨铣床安装中实施,并作为厂里重大技术革新项目上报部里。 散会后,厂长特意留下赵四,亲切地询问了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嘱咐厂办一定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带着厂里的全力支持,作为总负责人的厂长、总工程师带着赵四和李科长立即返回安装现场。 "全体集合!"张工吹响哨子,将安装队全体人员召集起来。 厂长宣布了厂部的决定,赵四开始详细重复新的工艺方法,分发测量记录表格,进行人员分工。 有了厂里的正式认可和详细的技术方案,安装队的工作立即有了方向。 老师傅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一旦理解了方法的精髓,立即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