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是几十辆由简易木板拼凑成的独轮车。 上面堆满了破旧的铺盖卷、锅碗瓢盆,还有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和孩子。 推车的汉子们虽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但一个个却神色兴奋。 “都跟紧了!别掉队!” 狩猎队的队员们背着新打制的铁弓,腰跨长刀,在队伍两侧来回巡视。 此刻穿上了统一的深青色短打,精气神完全不同。 “到了!前面就是!”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队伍最前方,一座巍峨的寨门映入眼帘。 原本挂着“替天行道”破旗的寨门楼上,此刻已经换上了一块崭新的木匾。 木匾上,只有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是用长刀直接刻上去的,透着股肃杀与霸气—— 【黑山农场】 “这就是土匪窝?” 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妇人缩了缩脖子,看着那高耸的箭塔,本能地感到恐惧。 “大娘,那是以前!” 旁边推车的汉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热汗,嘿嘿笑道 “现在这是林东家的地盘!” “俺听先来的兄弟说了,里面房子都是现成的,大通铺,烧着地龙,暖和着呢!” “而且……到了就有热粥喝!” “真有热粥?” “那还能有假?林东家一口唾沫一颗钉!” 队伍涌入寨门。 原本属于土匪的聚义厅、兵营、仓库,此刻已经全部敞开。 几口直径一米的大铁锅架在广场中央,锅底的木柴烧得噼啪作响,锅里翻滚着浓稠的杂粮粥。 切碎的野菜和少许腊肉丁在里面起起伏伏。 香气勾得人魂儿都要飞出来。 原本只能容纳两三百土匪的寨子,经过这几天的简单改造,挤一挤住下五百人完全不成问题。 那些原本住在冰屋、挤在祠堂里的流民。 看着这一排排虽不豪华但足以遮风挡雨的砖石房。 一个个眼眶发红。 在这乱世,能有个不漏风的屋顶,能有口热乎饭,那就是神仙日子。 林玄站在聚义厅的台阶上,负手而立。 “东家。” 赵德柱气喘吁吁地从后山跑过来,手里还攥着一把黑乎乎的泥土,脸上又是泥又是汗,却笑得像朵绽开的菊花。 “咋样?”林玄问。 “神了!真是神了!” 赵德柱把手里的泥土捧到林玄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 “俺刚才带着几个老把式,把后山那片乱石滩给刨开了。” “那石头下面,全是这种土!” 林玄低头看去。 那土色泽黝黑,手感油润,轻轻一捏就能成团,松开又散成细沙。 典型的腐殖质黑土。 “这可是咱们这地界少见的‘油土’啊!” 赵德柱用手指捻着土粒,眼里放光,“这种土,肥力足,不板结。种麦子、种豆子,那都是一绝!只要伺候好了,亩产比山下那黄泥地至少高出三成!” 林玄点了点头:“面积呢?” “大!很大!” 赵德柱比划了一个夸张的手势,“从半山腰一直延伸到山脚那片缓坡,估摸着得有三四百亩!” “虽然上面盖着不少乱石,杂草灌木也多,但只要给俺人手,俺保证在开春前给它整出来!” 说到这,赵德柱顿了顿,掰着手指头算账: “这三百亩地要是开出来,就算第一年是生地,产量低点,养活现在这五百张嘴也是绰绰有余!” “要是风调雨顺,再来五百人也撑得住!” 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