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军管会对顾三河非常重视,16岁的主治医师,在哪里都得当宝贝供着,怎么来参军了? 随着深入审查,更多顾三河的信息被披露出来。 1934年出生在东北,之后一直生活在沦陷区,1946年独自一人进京与父母团聚。 父母均是我党优秀工作者,父亲是东城分局副局长,母亲是军管会户籍处办公室主任,红的发紫。 本以为这就算了,没想到顾三河本人的履历却更夸张。 12岁读高中,14岁读大学。 年仅16岁就成为四九城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的主治医师,并在医院创下多项手术记录。 同时,他还是中医大家袁世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袁老先生亲自出面作证,说他这个徒弟早在1947年就达到了出师标准。 这是人才? 不,这是妖孽! 这样一位中西医双料妖孽,能够参军固然值得高兴,可具体该如何分配却让军管会犯了难。 分到前线,万一牺牲,该如何向他的家人、老师、学校、医院交代? 可若是分配到后方,人家大可以直接参加手术队,压根没必要来参军。 怎么办?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军管会光棍的很,直接将顾三河这个烫手的山芋甩了出去。 上报,必须上报,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决定,主打一个不粘锅。 最后,经过组织激烈的讨论,还是决定尊重顾三河同志的个人意愿,将他分配到野战医院,职级暂定副营。 三天后,四九城火车站,顾家全体出动送顾三河奔赴前线。 “呜呜呜~” 随着火车鸣笛,顾三河将身体伸出车窗,与家人做最后道别。 父母:“儿子,记得写信回来~” 五湖四海:“大哥,注意安全,平安归来!” 小妮:“大哥,呜呜呜呜~” 看着家人都在担心自己,顾三河觉得很幸福,就算是为了家人,他也一定要平安归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