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直到今年中,才改名为Groupon,并砍掉了其他功能,只聚焦在‘每日一团’本地服务折扣模式。 正是这个‘每日一团’模式,让Groupon迎来爆发。” 开月明和宁可卿点头。 “Groupon每天精选一家本地商家(餐厅、SPA等),提供超低折扣,邮件推送给用户,要求达到最低成团人数才开团。 对商家来说,获客精准、可清库存、低风险营销,通过薄利多销获得更大利润。 对消费者用户来说,超高折扣可以买到物超所值的商品。 对Groupon来说,作为交易平台促成双方交易,可获得销售额30%~50%的佣金。 初看起来,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对吧?” 开欣点头称是,开月明和宁可卿则在等待陈享的转折。 “但是,我相信开叔叔和宁阿姨作为商业精英,肯定能看出问题。” 陈享稍稍拍了个马屁,又继续道: “这种模式是很难持续的。 对商家来说,Groupon现在正野蛮扩张,对商家的服务质量势必会下滑。 同时低折扣又会挤压商家利润,还抽走了高额佣金,时间久了商家肯定吃不消。 对用户来说,刚开始肯定新鲜,但时间久了折扣泛滥,用户会疲劳,并且冲动消费后,商品利用率低也会反噬。 对平台来说,团购模式太单一,邮件推送效率低,如不做出改变,也难持久。 最最致命的是,通过持续烧钱广告轰炸模式,营销成本必将飙升。 把钱都用在营销上,而不是用在技术或者服务壁垒构建上,那将是一个随时会爆的雷。 财务长期不健康,无法盈利,市场信心势必大降,结局就很难了。” 陈享一口气说完,然后看向开月明和宁可卿。 见两人还在认真思考,陈享又补充了一句: “好创意能点燃市场,但没有复购率的增长是虚火,没有壁垒的模式终将被迭代!” 开月明和宁可卿被陈享如此超前的认知折服了,尤其是宁可卿。 她先是看向女儿开欣,再看向陈享,越看越般配。 良久。 “小陈,你刚才说对Groupon做了本土化改良,是指?”开月明问道。 “团购市场目前还不适合国内,确切说是早了点儿。 无论是消费者的购买力,还是互联网的渗透率,都还没达到那个度,这个跟美利坚还没法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