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城的天,彻底晴了。 笼罩在朝堂之上多年的阴霾,被一场雷霆风暴,冲刷得干干净净。 金銮殿上,夏渊庭龙颜大悦。 封赏,如流水一般,颁发了下去。 林清墨,这个曾经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愣头青。 因为立下了这泼天的大功,直接一步登天。 从一个不受人待见小官,连升两级,被提拔为正三品的大理寺卿。 执掌天下刑狱! 这个任命一出,满朝哗然。 大理寺卿,那可是九卿之一,真正的朝堂重臣! 多少人熬白了头发,都摸不到的门槛,竟然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轻松跨了过去。 但,无人敢有异议。 因为,他是踩着王振的尸骨,走上来的。 而另一个,同样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是陈默之。 这个曾经落魄到,几乎要饿死街头的文弱书生。 因为在那场惊天大案中,展现出的神乎其技的算学才能。 被皇帝破格提拔,直接入主户部,官居三品,成为了新的户部侍郎。 从一介布衣到官居三品,这是大夏开国以来破天荒的一次官员晋升。 虽然不是尚书。 但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户部,尚书只是个摆设。 真正掌管大夏钱袋子的,是这位新上任的,陈财神爷。 这一次平叛,怒蛟帮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林清墨的提议下,皇帝大手一挥,直接将这支横行江南的江湖势力,招安了。 帮主齐昊,被封为讨逆将军,手下的兄弟们,也都成了吃皇粮的官兵。 这群亡命之徒,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有穿上官服的一天。 同时,夏渊庭将一道特别的圣旨送去了扬州,旨意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逆贼王振,包藏祸心,豢养私兵,意图不轨。幸有钦差林清墨,忠勇果决,率扬州军民,死守孤城,使朝廷王师得以雷霆靖难,此,首功也。” “朕闻扬州之战,守城五日,城不破,民不屈。有诗云:‘五日夜血浸城垣,表扬州自古忠烈肝肠。十万人同心死义,存华夏千秋一缕魂芒。’朕览此诗,一夜数起,不胜感怀。” “诗句字字泣血,民心拳拳向国。此非一人之忠,一城之勇,乃我大夏天命所系,人心所向之明证也。” “扬州百姓,于危难之际,不坠青云之志。毁家纾难,与城偕亡。其行可嘉,其情可悯,其志可敬。” “朕,非寡恩之君。岂能坐视忠良凋零,义民受苦?” “今特谕:免扬州府三税,凡三年。以抚恤伤亡,以慰藉忠魂。令地方官吏,善待死难者家属,厚葬为国捐躯之义士。” “朕愿与扬州万民,共襄此城,再现繁华。与天下臣工,共守这,千秋不易之江山。”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 整个扬州城,一片寂静。 随即。 山呼海啸般的哭声,和叩谢声,响彻云霄。 一道圣旨情真意切,引万民皆呼。 只能说民心质朴,而帝心难料。 …… 京城。 退朝之后。 林清墨和陈默之,并肩走在皇宫的红墙之下。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他们身上。 两人都换上了崭新的官服。 一个是獬豸补服,威严公正。 一个是鸳鸯补服,文采斐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