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再战-《拾穗儿》
第(2/3)页
“嗯。”陈阳应了一声,弯腰抓起一把沟底的流沙,那沙子毫无粘性,瞬间从他粗粝的指缝间溜走,仿佛抓不住的时光。
“下面的好沙层确实被掏空了,地基都虚了。光是填平恐怕不行,得去远处河滩拉些粘土来,和沙土掺在一起,一层层夯实。最好底下能先铺上一层大小不一的石头做‘骨’,再往上填土,这样才经得住水泡。”
马大爷也拄着那根磨得光滑的木棍,颤巍巍地挪了过来。
他听着两个年轻人的分析,浑浊的老眼扫过这片熟悉的土地,用他那几十年与风沙水土搏斗积累下的、近乎本能的经验补充道:“坡上更是个大难题。光靠表面压石头,就像给痨病鬼穿棉袄,看着厚实,里头空了,一场大雨就能泡塌。我看啊,这回得下狠心,打桩!去找些结实的老榆木、槐木,削尖了头,斜着、密密地打进坡体里去,像下钉子一样,把那些松散的沙土给我牢牢‘钉’住!让它们再想滑!”
你一言,我一语,不再是清晨时那无力的抱怨和绝望的哀叹,而是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分析、对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以及对未来可行对策的务实商讨。
失败的痛苦,像一剂猛药,虽然苦涩,却正在这群朴实的农民身上,迅速催生出宝贵的、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智慧与经验。
他们不再是被动承受灾难、只能听天由命的难民,而是开始主动审视伤口、寻找敌人弱点、积极商讨克敌方法的战士。
这片土地给予他们的重创,正被他们转化为与之抗争的武器。
拾穗儿忍着膝盖传来的一波强过一波的刺痛,被春杏搀扶着,慢慢回到田埂边那块暂时作为“指挥所”的、冰凉的大石头旁。
不需要任何呼喊,疲惫的村民们便自发地、默默地围拢过来,一双双眼睛注视着她,里面没有了早晨的茫然,只剩下全然的信任和一种亟待行动的专注。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一张张被风沙刻满皱纹、被疲惫笼罩却眼神无比坚定的脸,声音因为缺水和劳累而异常沙哑,但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清晰、稳定,仿佛钉子般楔入每个人的心中:
“乡亲们,仗,还没打完!而且,从现在起,咱们要打的,是一场更硬、更讲究章法的仗!”
她略微停顿了一下,让这沉甸甸的话语在每个人心里回荡,“但咱们现在,摸清了敌人的路数——它不光会刮那要命的干风,还会下这毁地的暴雨!那咱们就给它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它狠,咱们要比它更狠,还要比它更聪明!”
她开始条分缕析地部署接下来的“战斗”计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将领:
由她和马大爷牵头,带上两个心细的年轻人,组成勘察设计组。
立即开始工作,不仅要重新规划新的草方格布局,避开潜在的汇水区域,更要详细设计一套纵横交错的排水系统,用木炭在准备好的粗麻布上画出草图,重点标注出所有需要特别加固的险工险段,比如那道深沟和滑坡的沙丘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