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三伯黑着脸将赵氏训斥了一番之后,转头就找上苏微微,将此事尽数告知。 苏微微还未如何,光宗耀祖就气炸了。 “她们怎么能如此没良心?白眼狼!果然是白眼狼!”王延光气得狠了也只是骂人白眼狼,再多却是骂不出来了。 王延宗也是骂骂咧咧,“就不应该带着她们一起走的,如今便宜得了,竟然还要骂娘!一群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臭八婆!” “他娘的一天不骂就贱得慌!我现在就过去骂死她们!”王延祖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却被王延耀拦下了。 “老三,你拦着我做什么?!” “我们是男子,对上女子总是吃亏的。”王延耀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一次骂赢了,她们下次就不会再说了吗?所以,咱们要找准源头,一击必中。” 苏微微全程听着,面露赞赏。 “所以,你的想法是什么?” 得到她的鼓励,王延耀的腰板都挺直了不少,道:“与其找那些女子骂架,不如直接去找她们家的当家人。” “然后呢?” “先是在揍一顿,然后再抢先一步,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此事说开。” 苏微微满意了,“说的不错。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处理了,老大、老二和老四,你们平时多向老三学习,学他如何思考、行事,学得会就多学,学不会就听他指令。” 王延光、王延宗和王延祖点了点头。 刚才听娘和老三这么一问一答,王延光仍旧一头雾水,但是王延宗和王延祖都生出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王三伯在一旁瞧着,见苏微微已经安排下去,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之后,他回家叫上自家人私下说了一通。 赵氏知道自己是听多了别人的风言风语而胡思乱想,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就知道错了。 而如今,她在儿子儿媳面前被丈夫指责,心里羞窘得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王三伯一番敲打后,自家上下都定下心来。 现在,就看光宗耀祖四兄弟怎么收拾别家人了。 很快,他们都看到了。 也分外庆幸他们不在其中。 光宗耀祖四兄弟的动作很快,当天就找到了那几家说闲话的婆娘家里,把她们家里的男人狠狠揍了一顿,然后当晚的集体晚饭时,王延祖当众说明此事。 “这次只是警告,再有下次,不是她们家走,就是我们家走,希望所有人都能以此为戒,好好反省!”王延耀冷声警告。 是选一群只会说坏话的婆娘,还是选能带他们在深山里活下来的苏微微,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选错。 脸丢尽了,又被家里的男人打骂了一顿后,一群婆娘也不敢再乱说话了。 苏微微顿时觉得队伍带得越来越舒心了。 众人日夜兼程,也不知道翻越过多少座山,只知走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再次看到了官道。 不过,之前差点遭遇北蒙军,苏微微等人非常谨慎。 在附近守了将近三天,发现经过的都是平民百姓后,苏微微这才带着一村人走出山林。 “娘,看!是城池!”王延祖的眼睛最尖,一眼就看到了远处的城池,顿时兴奋大叫起来。 苏微微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到了。” 虽然在山林里,他们不缺肉菜,但是能找到作为主食的食物实在太少了。 短时间还成,若长时间不吃主食,身体会受不了。 在进城之前,苏微微就和所有人明说了,他们的目的地不在此。 如果有人想留下,便留下。 但是,她会带人继续南下。 众人私下一问,大多数的人都决定继续南下,但也又不少人想留下,特别是之前被当众斥责过的那几户。 因为家中婆娘说错话,连带着他们一家子都被人疏远,所以他们想留下来,不再跟大部队走了。 苏微微见此,并无异议。 王三伯作为村长,也跟着那几户人家去衙门配合他们更改户籍。 见有人选择留下,苏微微和王三伯都不阻拦后,不少人心动了。 一下子,人便少了一半。 最后,苏微微让人一统计。 好家伙,五百多人的队伍一下子变成了两百人。 王三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若他们人多,南下找到地方便能自成一个组织,哪怕当地人排斥外来者,他们也不用怕,但如今人员锐减,让他十分不安。 苏微微却安慰他,“交友之道,贵在精而不在多。若留下的人愿意相信我,我定能带他们南下,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但如果他们不相信我,那我何必劳心劳力?” 王三伯见她心中有数,便也放平了心态。 苏微微在这个城池逗留了三天。 三天之后,她带着决心跟随的两百人一同离开,继续南下。 一路上风餐露宿,虽然辛苦,但也逐渐习惯。 眼看着夏去秋来,众人心中都不由生出了一丝急切。 若是在冬季来临之前,他们都没找到地方安定下来的话,该如何度过寒冷的冬日? 这时候,有人开始后悔,想着当初留下的话,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 然后,他们就跟着苏微微来到了苏河港口。 听闻新都已定,想要前往就必须要走水路,若要走陆路……路程不仅是水路的三倍,而且还会经过战乱区。 所以,苏微微为难了。 “人还是多了。”她扫了一眼身后的众人,“要是没留下这么多人,或许获得登船资格就没有这么难了。” 众人:“……”不行,得跟上!绝不能留下!! 虽然众人鼠目寸光,但是他们知道一点——苏微微是聪明人。 所以,他们想不通不要紧,跟着聪明人干就行! 苏微微天天在河岸边徘徊,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每一条船、每一个人。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目标——一个可以带他们前往新都的“贵人”! 在打听到“贵人”私下买粮却遭遇困难时,苏微微只觉时运在我,当即找上对方。 “若我能卖你一批粮食,你能不能让我们搭个顺风船,允我们一同前往新都?”苏微微问。 侍卫打扮的人问,“你能给多少粮食?” “我可以给你们一百斗米!” “一百斗!?” 那人闻言,震惊狂喜。 一个成年男子每日的食米量在300g左右,一个月就是18斤,而一斗米有12.6斤,一百斗就是126斤,足够七哥成年男子吃一个月了! 而且,从苏河到新都,并不需要一个月! 短则七天,长则半个月便能抵达新都! 苏微微点头,“我们都是从汉州城逃出来的难民,都是淳朴的庄稼人,每家每户都囤着粮,如果不是为了逃避战乱,也不会背井离乡至此。若你们能带我们离开,那一百斗米是我们最大的诚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