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章 怎可以下人同食?-《妾本惊才》
第(2/3)页
林小花虽然只有十岁,但是林母自从三年前生了病,洗衣做饭等活计就落在了当时只有七岁的林小花身上。
经过这些年的磨炼,林小花已经将家中的活计做的有模有样了……
林大山看着女儿的背影,听着她在堂屋里窸窸窣窣忙碌的声音,心里那股暖流涌动得更厉害了。
鸡、鱼、肉……这些往日里过年都未必能见得全的好东西,如今竟堆满了他的家。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身上柔软的新被子,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这时,林屿白也醒了,他过来见林大山正在炕上吃粥,虽然因为失血过多面上仍旧苍白,但是精神头看起来还算不错,放下心来。
他走到炕沿边坐下,看着林大山认真道:“爹,我打算日后咱们家就在风县定居,不回村里了!”
“啊?那哪成?在这里哪里都得花钱,咱们总不能总靠宋姑娘接济!”
林大山连忙摆手表示不赞同。
他觉得回家还有几亩薄田,吃喝上总是够的。
但是要是住在风县,房子得租,粮食得买,媳妇的药也不能停,这一笔笔的花销从何而来?
林屿白神色不变,目光沉稳地看着父亲:
“爹,您听我说完。不回村里,并非要一直依赖宋姑娘接济。
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早日自立,不再拖累任何人。”
他顿了顿,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爹,您回村也不能再去打猎了,伤筋动骨一百天,就算一百天以后,你的腿脚也不如之前了!
打猎是个很危险的营生,儿子不想您再出现任何意外!
而光靠着家中的几亩薄田,养不活咱们一家人!”
林屿白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林大山的心上。
“风县虽花销大,但机会也多。”
他继续道,眼神沉稳,“我已打听过,县里的书铺常年招收抄书人,按页计酬,虽不算丰厚,但胜在稳定。
我白日读书,夜里除了帮宋姑娘等人补习,还有时间抄写,足以应付日常嚼用。
待爹您好些了,即便腿脚不便,也可在附近寻些轻省活计,或是做些竹编手艺,总比在村里看天吃饭、甚至冒险入山要强。”
“可你晚上还要帮宋姑娘补习,人家已经预支了银子给咱家应急,你可不能懈怠了人家的功课。”林大山眉头紧锁,依旧忧心忡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