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曹安民把东西拿出废品站拐进了巷子看没人就把东西收进了空间。 花了几分钟到了饭馆门口,和后世大食堂的风格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那么好的装修,也没有电器。 墙上也没有写着禁止无故殴打顾客几个字。 曹安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纳闷的同时想到现在计划经济才刚开始不久,这些岗位都是在为人民群众服务,风气还没有被带坏。 就算现在有估计也是极少数吧? 饭馆内客人不多,只有一桌三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青年喝着酒小声的聊着天,看衣服上面的字还真是纺织厂的职工。 “同志,这是我们饭馆今天的菜单,”一位二十几岁的男服务员看到曹安民走过来指了指身后的黑板。 “没有肉吗?”曹安民看着十来个菜名若有所思。 “现在哪还有肉供应啊。我们饭馆每个月也只有100斤猪肉的份额,每次猪肉到了也撑不过一天,你是没看见,那排队排的...”青年习惯了这种询问,一脸的苦笑。 “拿给我来一盘韭菜炒蛋,一盘炒菠菜,两碗米饭,”没有肉倒无所谓,他不缺,来这里也是填个肚子。 “韭菜炒蛋8毛,炒菠菜3毛,两碗米饭3毛,另外需要半斤粮票”,服务员那笔记下嘴里也没停。 前身的记忆中,去年他下馆子炒鸡蛋5毛,炒个素菜也是2毛不到,没想到连国营的饭店都涨价了。 “我没有粮票要的多少钱?”曹安民开口询问。 “不好意思同志,年初我们就接到通知没有粮票就不外售粮食,”服务员摇摇头。 “好吧,那帮我菜炒清淡一些,”曹安民无奈,掏出1块1毛钱递给对方。 难怪现在老百姓都去鸽子市和黑市买粮,城里根本买不到。 就国营饭店的菜价都涨幅这么大,哪个普通老百姓能吃的起? 怪不得粮票这么抢手,要不是他有系统,来这县城待几天还真能把自己给饿死。 早知道先跟梅秋婷那先买一些全国粮票了。 十几分钟后,两个菜也陆续端了出来。 曹安民尝了一口味道还真不错。 到底是吃公家饭的厨子,哪怕用料简单凭着手艺也能炒的很美味。 不过这没酒没饭又没人陪,尝两口这菜也没觉得那么香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