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时笑着将陶碗递给怡然姐,抬手擦拭嘴角的粟米粥,道:“怡然姐,我喝饱了!” “不行,你要再喝一碗!” “行吧行吧。”瞧着李怡然嘟着小嘴巴,秦时只能笑着答应。 喝完粥,秦时继续埋头打磨黄杨木,怡然姐则拿着布匹,帮秦时裁缝新衣裳。 一刻钟后,秦时走到土灶旁,开始烧水。 等水开,便将黄杨木慢慢地浸泡在沸水当中,借此慢慢地折弯黄杨木。 黄杨木弯曲幅度差不多后,秦时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麻绳,将其捆绑住,固定弯曲幅度,然后去打磨另一根黄杨木。 折腾到中午,总算将两根黄杨木搞定。 “小相公!!!” 烈阳高悬。 就在秦时准备进屋休息的时候,云姐捧着木盆,香汗淋漓地自远处走来。 “云姐,你去哪里弄来的白霜?” 秦时视线一扫,就看到云姐捧着的木盆里边,叠满白霜。 “早上我去隔壁村子弄来的!”云姐甜甜一笑,脸颊上还有两个小梨涡。 秦时挑了挑眉,道:“以后出村,跟我说一声。还有,最近我打算在村子附近弄些陷阱,到时候,你们跟在我身边,记住陷阱位置,免得误伤你们!” “好呀!”听秦时这么一说,云姐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道:“那我先去熬煮白霜了!” “行!” 日子就这么平平静静地过着。 期间,不少嫂子偷偷勾引秦时,可都被怡然姐给拦了下来。 用怡然姐的话说,现在今年村子里的税都交完了,没必要再让秦时当‘种马’,让姐妹们怀上种。 七月中旬。 天气热得让人恨不得扒下一层皮。 龙背村现在就秦时一个汉子,嫂子们也没有什么顾忌,一个个穿着肚兜,在村子里乱晃,看得秦时眼花缭乱。 要不是云姐跟怡然姐天天晚上折腾,秦时感觉自己肯定会化身‘狼人’。 有三百斤粟米撑着,龙背村暂时不缺粮食。 缺也没事儿,秦时手里边还有很多银子,足够购买几万斤粟米。 当然,人不可能一直只吃粟米,还需要吃肉。 可惜。 常州城的肉,都是给富人特供的,寻常百姓,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为此。 秦时背着用黄杨木打造的长弓,走进龙背村后边的林子。 黄杨木所打造的长弓,韧性极强,其弓弦由鹿筋编织而成,没点力气,都拉不起弓弦。 秦时估摸着,自己打造的两把长弓,起码要五六十斤的力量,才能够将其拉满。 右手紧握着弓背,背上背着一个用野兔皮缝制的箭囊,里边放着八根箭矢。 秦时猫着腰,目光扫视着四周地面,观察着被踩踏过的杂草。 忽然。 秦时眼睛一亮,快步上前,弯下腰,伸手拔开被踩塌的杂草,泥土上有着鲜明的印痕。 “野猪?”秦时咧嘴一笑。 有道是一猪二熊三老虎。 按照这个说法,在野外,野猪的凶悍程度,超过熊跟老虎。 但。 这也是相对而言。 正常情况下,猎人即便面对一群野猪,也不希望遇到熊瞎子跟老虎。 秦时观察着野猪脚印,脑海里瞬间浮现出野猪的重量…… 三百多斤。 不算是成年野猪! “能杀!” 秦时咧嘴一笑,三百多斤的野猪,处理干净,也有两百多斤的肉,足够村子里的嫂子们吃很久了。 左手伸到背后,拔出一根箭矢,搭在箭弦上,秦时顺着地上被踩踏过的杂草,快步迈步。 没多久。 秦时脚步一滞,鼻尖蠕动,那双星眸中泛起一抹凝重。 血腥味。 很浓郁的血腥味。 顺着血腥味弥漫来的方向,秦时小心翼翼的潜行。 很快,他就看到地上一摊血迹。 四周杂草也被沾满已经凝固的血渍。 “这林子里,还有其他猎人?” 秦时目露疑惑,按照薛红衣的说法,附近几个村子,并没有多少汉子,大多数都是老幼妇孺。 正常来说,即便一群老幼妇孺出动,也很难猎杀野猪。 想了想,秦时顺着血渍,缓步潜行。 这一走,就是半里多。 秦时趴在杂草丛,看着远处扬起的滚滚白烟。 有人在林子里生火。 背上长弓,秦时爬上旁边的一棵参天大树,旋即眺望白烟升起方向。 “嗯?” 秦时倏然睁大眼睛,白烟升起方向,赫然是一群穿着窄袖短衣的匈奴兵。 细细一数,有十一个匈奴兵。 其中两人,正在火堆旁,烤着野猪肉,剩下的匈奴兵则围坐一起,正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 “要糟糕!”秦时剑眉紧锁,这里距离龙背村不是很远,一旦匈奴兵走出林子,龙背村肯定要遭劫。 “大衍的边军,真是废物!”秦时暗骂一声。 别看匈奴兵只有十一个,可一旦开杀戒,对普通人而言,那就是阎罗王拿起判官笔。 秦时呼吸平缓,垂目思索片刻,便悄悄地爬下树。 以匈奴兵所在地方为中心,秦时悄悄地摸到他们前方半里多外,开始制造陷阱。 这群匈奴兵正在烤野猪,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移动。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多时辰。 那群匈奴兵吃饱喝足,将剩下的野猪肉,裹上炭灰,装进随身携带的皮布袋内,便起身离开。 “嘣!” 蓦然! 一道箭矢离弦之声响起。 走在最前边的匈奴兵,全身僵硬,张着嘴,那双凶眸中涌动着不甘与绝望,其脖颈插着一枚箭矢,鲜血喷洒而出,旋即直挺挺地向着后边倒去。 “敌袭!” “掩护、掩护!!!” 后边的匈奴兵反应迅猛,第一时间向着附近的参天大树后边翻滚而去,更有匈奴兵,放下背在肩上的长弓,搭上箭矢,瞄准前方。 射出一箭后,秦时便屏气凝神,背靠参天大树,双耳竖起,听着风吹草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