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玩意真能通关的?还有奖励? 那我之前屁颠屁颠跟那俩高材生搞的算什么? 算我吃苦耐劳吗? 李秋辰看了一眼通关奖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森罗经的残篇。 当然话又说回来,之前那些活肯定不是白干的。 李秋辰从头到尾参与了全部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因此对于幻景的本质揣摩得十分透彻。 什么仙人讲经,那都是表象。 幻景的本质只有一条,就是磨练心境。 这个幻景的设计理念,就是让试炼者沉浸在森罗经庞大且复杂的内容之中不可自拔。 内容太多了,根本不可能全记下来,除非你有无限电量的录音笔。 幻景试炼有一个独特的机制,但实际上可以说是隐藏的陷阱。 那就是同一个幻景,每人只能进入一次。 就像是自助餐厅一样,交完钱你进去随便吃,但就这一顿没有下次。 在这种精神暗示引导之下,试炼者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比方说《森罗经》这样的药师派系顶级功法,内心中的贪欲就会被无限放大。 然而越是想要多记一点,就越容易忘记,混淆前面的内容。 到最后记的越多,脑子越混乱。脑子一乱,心也就跟着乱了。 心境磨损归零,结局就是试炼失败。 李秋辰是一个性格谨慎,追求稳妥的人。 他对于《森罗经》的内容十分感兴趣,但也就只是感兴趣,没有急迫到为此不惜一切的地步。 当李景云讲完《森罗经》第一部之后,他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摩诃真人肯定来过,方鸿老道士的师父肯定也来过。 因为都是同一个路数,他太熟悉了。 李秋辰暂且把这群人统一归类为“树修”。 森罗经的精神内核,就是编著者对于树木的参悟和理解。 在正统修炼者的理念里面,人才是先天之灵,人类的身体就是最适合修炼的形态。 要不然为啥那些山精野怪都要化形成人呢? 而《森罗经》的著作者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颗树,此方世界不过是从树枝上生长出来的一颗果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