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此,轮到李当归和李木槿,他们没有受到任何刁难,一斤粮食没多交。 记录的文书态度十分和善,还和他们聊了几句关于李厚朴。 身后。 红柿村村民都投来羡慕的神色。 就连里正,也隐隐有些羡慕:他作为里正,衙门的人有几分重视,但同样得孝敬一二。 可李家人却不用。 因为,李厚朴是衙门的一份子,也是特权阶级。 赵德厚在心里暗暗琢磨:“这李家人似乎并非池中之物啊,也许,我应该想个法子和他们套个近乎……” 对于他的心理活动,李当归和李木槿自然是一无所知。 不过,村里人羡慕的眼神,却无法无视。 李当归强装镇定,但眼底仍然满是笑意:整个村里,就他家老二最有出息。 两人在众人艳羡的神色下离去,但并无嫉妒怨恨。 自从李厚朴成了衙门的人,周边村子对红柿村客气了许多,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全村人都承了李厚朴一份情。 回到家里。 王氏和赵氏迎了上来。 “怎么样?” “还顺利吧?” “没人为难你们吧?” “……” 自从去年那次收粮之后,王氏和赵氏每次都忐忑不安,生怕又出意外。 “顺利。” 李当归笑得开心:“好得很,一斤粮食没多收咱们的。” “以前踢斛淋尖是习俗,我还专门多准备了一百斤粮食,结果,没用着。” “一斤粮食没多收?” 王氏惊喜不已:“这可真是太好了!!!槿娘果然是有见识,老二去县衙这银子花得划算。” 一次节约上百斤粮食,一年节约几百斤粮食,加上服徭役交钱抵扣的银子,十年不到就能赚回本。 剩下的,都是纯赚。 赵氏深以为然。 …… 交完粮食。 村里陆陆续续有人去镇上卖粮,李当归迟迟不动。 王氏纳闷,询问出口。 李当归解释了李木槿有用处。 她瞬间就闭嘴了,不再过问,赵氏也同样如此。 对此。 李木槿心里感动于家人们对她的信任,囤积物资的动力更足了。 她要努力,让一家人能够在之后三年荒年吃香喝辣。 一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