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腊味比较咸。 但,可以保存好些年。 王氏正在灌香肠,做香肠的肉不是肉沫,而是两指头宽的肉块,这样做出来的肉更有肉感,更好吃。 要想香肠还吃,佐料最重要。 王氏调料的味道就很好,平平和安安不能吃辣,王氏就做了两种口味,一种辣的,一种甜口的。 李木槿两种都爱。 辣的香香辣辣很下饭;甜口的又香又甜,甜而不腻。 她开口:“娘,我来帮你。” 王氏婉拒:“用不着,你去把孩子接回来。” “你这当娘的,把孩子丢在孙家当甩手掌柜,也多亏小何和你关系好。” 李木槿恍然:孩子! 哦,对了,她搞不赢带孩子,把平平和安安送到隔壁何姐姐家和小石头玩儿去了。 还真的给忘了。 她有些尴尬:“哦哦,好。” 去到孙家,三个孩子玩儿成一团,她和孙翠翠、孙大嫂聊了两句,就把孩子抱回了家。 正好。 碰到李当归从外面回来。 他开门见山:“我问过里正打井的事情了,那个师傅住在镇上,姓罗,就住在天河镇一街尾巴巷十五号。” “罗师傅。” 李木槿重复了一遍师傅的名字,问道:“请罗师傅要花多少钱?” 李当归道:“里正说他当时罗师傅是一百二十文一天工钱,学徒则是六十文,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涨价。” 这个价格,李木槿还可以接受。 “爹,那你明日去找一下罗师傅,我先去采买石料,来得及就来找你。” 打水井。 除了打井师傅,就是石料了。 有了石料,水井才能撑住不坍塌。 李当归点头:“行。” …… 最后。 七十五斤肥肉,一共出了五十二斤猪油,比她预计的还要多。 对此。 李木槿十分满意。 这是对她炼油技术的肯定。 除了猪油,还出了二十斤的油渣。 猪油和油渣一共是七十二斤,其中少的三斤,是水,已经蒸发掉了。 二十斤油渣。 其实就是二十斤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