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要赶紧送去镇上卖掉,今年收购价这么高,肯定很多人拿去卖,万一后面粮铺收够了,就降回去年的价了呢。” “没错。” “你说得对。” “我也得赶紧回去和家里人商量。” “……” 村里立马掀起了卖粮食的高潮。 李家。 李木槿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不由得紧紧的皱了起来。 农作物价格贱。 这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一样的。 丰年时,粮食产量高,粮价低;歉年、灾荒年时,粮食产量低,粮价就高。 但,不管怎么高,到农民手里的钱都不多。 她是不赞成村里人卖粮食的。 不用质疑,这三年,粮价一定会越来越高的。 现在村里人五文钱卖掉,自己手里没有粮食,以后需要买,就不是五文钱的事儿,也许是十文、也许是五十文、一百文,甚至,有钱也买不到。 她不是危言耸听。 这在她穿越之前的历史书上,是实际发生过的。 天下兴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要是闹了饥荒,受苦的还是百姓;高门大户的粮食十年也吃不完,就算是十年干旱,也对他们影响不大。 可是。 她不赞成,却无法阻止。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女子,根本没有话语权。 就算是她开口了,也不一定有人听她的。 她爹在村里有些地位,但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村里人也不可能听他的。 退一万步说,她不愿意冒险。 怎么劝说? 说以后怕是要闹干旱? 真的验证了,别人会怎么想? 这场卖粮热,如果真的有人能阻止,村里只有一个人可以做到,那就是里正。 但,里正家里地最多,肯定也要卖粮食,估计不会管。 当天。 吃午饭。 王氏有些兴奋:“当家的、槿娘,老二家的,现在镇上粮铺收粮食,一斤五文钱你们都知道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