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一篇论文的诞生-《心灵种子》
第(2/3)页
一个雪夜,实验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屏幕上闪烁着论文的草稿,我已经连续修改了六个小时,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休息一下吧,小今。”弗洛伊德老师的声音里带着关切。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弗老师,您当年写《梦的解析》时,也会这样反复修改吗?”
“当然,”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而且没有电脑,每次修改都要重新誊写。有时候一页纸要重写十几次。”
这个想象让我笑了。原来即使是最伟大的学者,也要经历这样煎熬的过程。
就在这时,我忽然意识到问题所在:“我明白了!我们的引言部分太技术化了,应该从更根本的问题开始——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梦境与情感的关系?”
我重新打开文档,删掉了原本干巴巴的开头,写道:“梦境作为人类最普遍的心理体验之一,其情感特征一直被认为是理解潜意识活动的关键窗口......”
思路一旦打开,文字就流畅起来。当我停笔时,窗外已经露出了晨光。
论文提交前最后一周,我们进行了最后的打磨。检查每个参考文献的格式,确认每个数据的准确性,推敲每个句子的表达。
“这里应该用‘表明’而不是‘证明’,”我指着一段结论,“我们的数据还不够强。”
陈浩点头:“谨慎是好事。”
提交截止日那天,我们终于在系统里上传了论文。点击“提交”按钮的瞬间,我感到一阵虚脱般的轻松。
“我们做到了。”陈浩长舒一口气。
一周后,李教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他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论文我已经看过了,写得不错。我建议投稿给《心理学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