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一个“绘梦仪”原型机-《心灵种子》
第(3/3)页
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收到了MIT怀特教授的邀请,希望我们在国际会议上展示绘梦仪的研究成果。
准备报告时,我翻看着研发历程的照片:从最初粗糙的电路板,到如今精巧的原型机;从无数次失败记录,到如今清晰的数据图表。
“感觉如何?”弗洛伊德老师问。
“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我轻声回答。
国际会议上,当我把绘梦仪原型机放在展示台上时,全场安静了片刻,然后爆发出热烈的讨论。有质疑,有惊叹,更有深入的技术交流。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位老教授的话:“年轻人,你们让我想起了互联网的早期。那时候,也没人相信世界会被连接起来。”
回国途中,我在飞机上整理会议笔记。方舟坐在旁边,轻声说:“还记得大一那年,你在图书馆说想研究梦境吗?”
我点点头。那时天真的梦想,如今变成了捧在手中的现实。
“我们真的做到了。”我说。
窗外,云海在脚下翻涌。绘梦仪原型机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我知道,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设备需要优化,理论需要完善,伦理需要探讨。
但至少此刻,我们证明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可以通过坚持和创新,一步步变成现实。
而这一切,都始于很多年前,一个平凡少女在图书馆里,与一本《梦的解析》的相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