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志留纪,我来了!” 随着凯撒来到浅海区域,视野也变得开阔,生命的迹象如同初春的嫩芽,点缀在海底。 凯撒的复合感知阵列无声启动,瞬间以他为中心扫过五百米半径的海域。 视野所及,海水呈现出一种澄澈的蓝绿色,阳光穿透十几米深的水层,在沙质海床上投下粼粼波光。 色彩斑斓的珊瑚礁体如同海底的山峦连绵起伏——不再是奥陶纪那种苔藓虫和层孔虫为主的简单结构,而是形态更加复杂、分支繁茂的真珊瑚礁! 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珊瑚丛中,无数细小的藻类共生其间,为这片水域增添了勃勃生机。 礁体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沙坪,散布着零星的小型礁石。 这里的光线充足,温度宜人,氧气充沛。 与奥陶纪末期那冰冷、窒息、泰坦肆虐的炼狱相比,简直是天堂。 而志留纪海洋活动的生物们,基本上也是凯撒所熟悉的老面孔。 “三叶虫!嘶……你们居然还没有灭绝!” 凯撒的目光掠过礁石缝隙和沙地上零星活动的几道身影。 可不正是三叶虫么? 从寒武纪到奥陶纪再到志留纪,三叶虫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球三朝元老了! 只不过,志留纪的三叶虫体型小得可怜,又缩水回了5~10厘米,数量更是稀少,零星散布,如同旧时代的遗民,在角落里苟延残喘。 它们笨拙地扒拉着沙子,或者蜷缩在岩石凹陷处。 这些曾经在寒武纪与奥陶纪海洋繁荣昌盛的主角,如今沦为了志留纪生态位边缘的注脚。 而与三叶虫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量明显增多的甲胄鱼群,包括星甲鱼与骨甲鱼。 它们体长普遍在20~30厘米左右,覆盖着更厚重、纹路更复杂的骨质甲片,拥有一对发达的复眼和敏锐的侧线系统,成群结队地在礁石间穿梭,啃食着藻类或小型无脊椎动物,是这片海域数量最庞大的生物。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漂浮在水面之上的笔石,以及密密麻麻底栖的腕足动物。 回来了! 一切都回来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