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望着两人匆匆离去的背影,章恒缓缓地坐回椅子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渐渐地又进入了那种深度思考的状态。 眉心微蹙,眼神聚焦在虚空中的某一点。 如果……如果他们真的没有出国,而是藏在了国内的某个地方……那么,怎么样才能将这两条刻意隐藏了多年的‘毒蛇’,从茫茫人海中揪出来呢? 毕竟,根据现有信息,他们已经多年不曾在家乡南港镇公开露面,也没有任何熟人知道他们的确切行踪。 在那个天网监控尚未普及,大数据概念还未诞生,人口流动管理相对粗放的2002年,甚至是更早的九十年代末,要找到两个有意隐藏的人,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如果是现在,这一切会简单得多。 有清晰的身份信息,通过公安内部的大数据系统进行碰撞、分析、轨迹追踪,很可能短时间内就能锁定目标。 但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当年,查起来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整整一个下午,章恒除了反复翻阅那厚厚的案卷材料,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任何可能被忽略的蛛丝马迹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这种深度的思考中。 一种强烈的直觉,甚至在他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也许,再去一趟南港镇,那个一切开始的地方,会有新的发现…… 时间在沉思中悄然流逝。 邓飞亮他们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反馈回来,想必还在市局紧张地忙碌着,调阅档案,核对信息。墙上的时钟指针,已经悄然滑过了下午五点多钟。 章恒抬起手腕,看了看那块略显陈旧却走时精准的腕表,然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缓缓起身。 他收拾好桌面的材料,锁好抽屉,离开了办公室。 在分局大院里,他跨上那辆熟悉的军用挎斗摩托车,“突突突” 的引擎声在暮色中响起,载着他朝家的方向驶去。 回到家,他换下一身笔挺的警服,穿上舒适的便装。 然后,他驾驶着那辆自己的丰田越野车,汇入傍晚渐渐繁忙起来的车流,朝着白云市一中的方向平稳驶去。 他的妻子苏汐,是市一中的语文老师,教两个班的语文课。 虽然不是班主任,工作量也不小,但比起章恒这种没日没夜的刑警工作,总算还是规律一些。 抵达学校门口时,刚好是六点多钟,正巧赶上周五放学的高峰期。校门口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全是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各种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将校门前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喧闹声、喇叭声、呼唤声交织成一片。 幸好这是在2002年,私家车的保有量还远不如后世,章恒还算顺利地在校门旁边找到了一个空位,将丰田车稳稳地停好。 他拿出那只诺基亚直板手机,熟练地按动键盘,给苏汐发了一条短信:“老婆,我已经到了,就在校门外。” 很快,手机屏幕亮起,传来了苏汐的回复:“老公,我还有一些试卷没有批改完,可能要拖一会儿班。学校里太吵了,要不你进来吧,直接来我办公室等,你知道地方的。” 章恒抬头看了一眼校门口那片嘈杂喧闹的景象,觉得去办公室确实是个更好的选择,至少安静,可以坐下来歇歇脚,或许还能喝杯热茶。 他立刻回复了一个“好”字,然后锁好车门,迈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这所书声琅琅、充满青春气息的省重点中学。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校园内匆忙回家的学生身影交错而过。破案带来的紧张与疲惫,似乎在这一刻,被校园的宁静和即将见到妻子的期待悄然抚平了一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