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加上他,张家共六个孩子,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话一点不假。 十多岁,正是能吃的时候。 那时候,每顿都得不少东西下锅,周兰花每天都为做饭发愁。 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周家都会给他们送粮食。 张家人才撑了过来。 周家人对张家没得说,他也受了益,便始终记这份恩情。 周兰花眼窝有点湿。 这孩子就是贴心,这是在娘家人面前给她做面儿呢。 杨氏笑声爽朗,“你这孩子,去了边关一趟,嘴巴倒是越来越能说了。我记得以前你挺闷的,也不怎么说话。” “大舅母,你是想说我油滑吧?” “小妹,你看,永川这孩子越来越跳脱了。” “跳脱点好,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一天天老闷着干啥?” “也对!” 徐永川杀鸡,林蓝去了厨房烧水。 等收拾好,两口子就去了厨房做饭。 “你行吗,要不,还是我来吧!” “行的舅母,你去陪大舅母说话吧。” 徐永川烧火,等锅里热了,林蓝倒了半罐豆油进去。 周兰花嘴角极速抽动着。 林蓝试探性的问,“舅母,要不,我铲些油出来?” “不用,就按你的标准来。”周兰花干脆出了厨房。 算了,不看了,眼不见为净! 晓云说得对,现在家里条件好了,生活水平也得适当提高,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要不,那么辛苦赚钱是为了啥? 她是掌家的,不能再那么抠嗦,好的意见得听取。 屋里,姑嫂俩小声说话。 “永川媳妇儿看起来还行啊,咋被人传成那样了呢。” “咋不行,我家小蓝好着呢,都是那些人乱嚼舌根,胡乱说的。” “瞧你,说你两句,尾巴都翘起来了。” “大嫂,在你跟前我可不掩饰。” “咱俩谁跟谁呀?不掩饰就对了。小蓝这孩子也大方,你看永川拿那么多东西来,又是兔子又是鸡的,她眼睛都没眨一下。眼里也有活,忙上忙下的。看来,传言有误!” “可不,误会大了。”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