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知怎地,村里人听到了风声,都跑上门来寻问。 “兰花,听说你们家收果子?” “收!但得品相好的,甜的。” “没问题,我家的梨最甜了。我摘下来挑一遍,就给你们送来。” 都是自家吃的,总共也没有多少,质量也不错,许氏做主全要了。 第二天,徐永川挑着空框子进了山,上上下下好几趟。 村里人…… 把东西往山里藏,真有他们的。 当然,也有心思活泛的,嫌他们家给的价钱低,人直接挑着果子去了官道。 就在离林蓝他们铺子不远的地方叫卖。 许氏并没有多想,村里人赚钱不容易,能赚点钱贴补家用是好事。 况且,卖果子只是铺子的顺带业务,这点利润留给村民也没啥。 “千山媳妇儿,我想问你们讨口水喝。”村里的几个婶子叫卖得口干舌燥的,只得厚着面皮来到他们铺子门口。 “进来吧。” 看着铺子来来往往的人,婶子们羡慕,“你们这生意是真好。” “还行。你们那果子生意怎么样?” 婶子面上带着几分不自然,感觉抢了他们生意。 “没卖出去多少,千山媳妇儿,你也知道,婶子家里不宽裕,所以……” “婶子,别这么说,做生意都是个凭本事。你们能卖得出去,那是你们的财气。” “千山媳妇,还得是你大气。” 此后,村里人想卖自家产的东西,都会来他们铺子旁边摆摊。 卖点自家种的果子,鸡蛋,或者晒的干菜,慢慢的,居然形成了一个小型市场。 徐永川来来回回三趟后,林蓝说,“行了,就这样吧。” “咱们大概收了多少斤果子?” “一千多斤的样子。” “还收吗?” “有就收着呗,反正又不会坏,依我看,果汁这门生意最少还能做三个月。” 天热正是果汁畅销时,林蓝一点也不觉得收的果子多。 烈阳当空,一对夫妻朝铺子走来。 许氏收碗,擦桌子,招揽客人,忙得不可开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