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奇才众人全都屏住呼吸,看向乔丹,等着那颗炸弹炸出水花。 海伍德甚至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害怕即将到来的乔丹式咆哮。 就连主教练柯林斯和训练师格罗佛的心也悬起来,他们一只脚已经迈出,准备随时上前拦架。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乔丹这次却情绪稳定,不但没发火,还笑着回了杨策一句: “小子,别踏马让我抓到你的失误——” ???? 不对劲! 一万个不对劲?! 奇才众人全部露出问号脸。 “这他妈的还是我们认识的迈克尔·乔丹吗?” 强者蔑视弱者,但两强相遇—— 强者恒强。 这是竞技体育不变的真理: 一切用篮球说话。 强者只会尊重强者。 如果你打不过,那就乖乖闭嘴。 否则,你最好训练再刻苦一些,想办法提升自己。 这就像丛林中二虎相争,一旦分出胜负,输掉的老虎便彻底老实,再也不会发起挑战。 迈克尔·乔丹这是被杨策“锤”得没了脾气。 其实,从乔丹复出以来,他没有在球队里摆出过任何特权。 没有搞什么印着“飞人LOGO”的专属训练设施; 没有要求在训练场上“被照顾”,减少训练量; 没有强行要求教练围绕着他调整进攻体系; 更没有要挟奇才管理层交奢侈税以加强阵容…… 乔丹只是专注于提升自己,他并不想靠谁赢球—— 他训练的刻苦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年轻人。 这也是没有奇才球员敢公开反抗乔丹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乔丹首先自己做到了他要求年轻人去做的一切。 只有这样——乔丹才认为自己有资格去“教训”别人。 就这一点而言,杨策倒是挺佩服这个38岁的老家伙的。 ESPN随队记者阿尔德里奇暗中观察着奇才训练中的种种细节,他偷偷采访了每一个球员。 泰伦·卢私下低声说:“迈克尔就像一场风暴,他让所有人温度上升——” 布兰登·海伍德则苦笑道: “有时候,你根本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在鼓励你,还是在折磨你——” 老将莱特纳直言:“没人敢反抗他,除了杨策——那小子从训练营第一天开始,就像是球队的老大,没人能不服他!” 不过,杨策在面对阿尔德里奇的提问时,直接了当地说: “尊重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打出来的。” 其实从进入NBA开始,杨策一直是这种态度—— 他的逻辑很简单:要我尊敬你,你得打赢我。想要赢得队友尊重,那就带他们赢。 “我是来这里打球的,我不需要让每个队友都喜欢我,我是来这赢球的,不是来搞关系的。” “至于迈克尔,毫无疑问,他是我们最有资历的球员——” “反抗他?不,我很尊重作为老将的迈克尔,不仅仅因为他曾是奇才老板,他拿过两个三连冠,是别人眼中的篮球之神,或者别的什么……” “当队里最有资历的球员都拼成那样时,你就没理由偷懒。” 当晚,阿尔德里奇就写了一篇关于奇才队的报道: “杨策在球队中的角色逐渐明朗,他将担任球队的进攻发起点。” “而有了乔丹的教导,杨策成长的飞快——他在采访中表示‘很尊重作为老将的迈克尔’……” 乔丹看到报道后,第一反应是:我信你个鬼—— 要不是老子真的在场上训练,就信了你小子的话。 事实上,今天在训练场上,乔丹和杨策一边训练,一边斗嘴——以那种互相竞争的方式。 乔丹大骂杨策:“你踏马的就会投篮——” 而杨策回怼:“你除了中距离跳投,还剩下些什么?” 两个人一直到训练结束,都没停下来。 杨策是这天训练表现最好的那个——命中率最高、拼抢最积极——让所有人闭嘴——包括乔丹。 而乔丹是第一个到训练馆,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阿尔德里奇在报道的最后写道: “38岁的乔丹依旧不满自己的状态,选择加练,直到球馆里空无一人……” 在接下来的三场季前赛中,乔丹没有出场。 杨策以场均28分12篮板8助攻的数据,带领球队拿下四连胜。 《华盛顿邮报》发文写道: “没有乔丹,奇才队依然展示出秩序——状元杨策似乎展示出下赛季的另一种可能性。” “奇才队展示出了与上赛季完全不同的风貌——也许,奇才有望冲击季后赛?” 《今日美国》近期发布了一项问卷调查: “乔丹能否带领奇才打进季后赛?” 有高达9200万名球迷参与投票,其中42.5%的人认为不能。 28%的人认为给他一年时间看看。 而剩下29.5%的人则对乔丹信心满满。 而《芝加哥太阳报》则发起了一则调查: “谁会是下赛季的最佳新秀?” 有超过5500万球迷参与投票,其中有68%的球迷认为,下赛季的最佳新秀非杨策莫属。 21%认为会是肖恩·巴蒂尔。 ESPN则认为,“奇才队如果指望一个38岁的乔丹改变一切,是很难的,杨策会是奇才队的未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