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女儿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杨宗谨胡思乱想一阵,转眼就到了城外兵营。 翁婿下了车,杨宗谨放眼望去都是禁军。 “这……第一个协助你的人,名叫凌宠。江湖上人送外号‘浪里白漂’,水上功夫了得,更使得一手好枪棒。担任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可以当你的保镖。” 李迪话未说完,只见一人从兵营里闪出。 杨宗谨还没看清楚怎么来的,已经站在他的面前。 仔细一看,我的娘啊!这哪里是凌宠,分明是猛张飞。盘腮胡,豹子眼,身材魁梧,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 “小人凌宠见过恩相。”凌宠叉手跪拜,一脸恭敬。 杨宗谨心想,看来岳父当年一定给了凌宠很大的恩惠。 李迪道:“凌教头以后就负责协助杨提刑,调查一桩大案。” “敢不用命!”凌宠回应完,又向杨宗谨道:“见过杨提刑。” 杨宗谨忙叉手还礼:“凌教头,以后请多多指教。” 虽然距离自己想要的差距还蛮大,好在有人保护自己安全。 既然达到目的,李迪又领着杨宗谨到一处新的地方。 凌宠跟他们一起走。 这次来的是一间客栈,来到房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难道是公孙策? 杨宗谨心里这样想。 这时,凌宠在李迪的授意下,上前敲了敲房门。 房门应声打开,出来的还真是个白面书生。 皮肤白净,白里透红,身高…… 打住!某种思想很危险。 李迪指着书生,向杨宗谨介绍道:“这是刑部郎中曾会次子曾公亮,字明仲。昨日代父入京祭奠,被官家授予大理评事。但明仲志向高远,推辞不受。” 杨宗谨隐约记得曾公亮是英宗朝的宰相,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据说他为人端重沉厚,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 说白了是个小气鬼。 李迪又向曾公亮介绍杨宗谨道:“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女婿杨宗谨,以后还请明仲多多指正,不让他误入歧途。” 杨宗谨刚想叉手施礼,听了这话立马笑不出来。 曾公亮叉手笑道:“杨提刑年纪轻轻就能担此要职,岂会是如李相所言,不成器呢。” 杨宗谨还礼,心里琢磨他这话到底对不对。 事情齐备,只欠东风。 而所谓的东风,就是朝廷正式的诏书。 作为新皇,赵祯这年只有十三岁。 拿主意的还是皇后,现在应该称作太后的刘娥。 杨宗谨之所以能获得此职,一大半也是出自刘娥的授意。 趁着诏书还没到来前,杨宗谨自己赶制一些勘验现场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了证据袋、自制手套、白大褂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