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参加襄阳王千岁。”四人行跪拜礼。 “平身。”襄阳王抬了抬手。 杨宗谨接着跪下,向这四人一一问候行礼,然后起身。 众人各自入座,只等郭槐到来。 不出一刻钟,郭槐来到。 因内廷和外廷互不隶属,不算上下级关系。众人只是相互略拱了拱手,算是行礼完毕。 李谘看人来的差不多,举起惊堂木一拍,高声道:“国法森严,请在场各位务必肃静。”接着请八贤王赵元俨到场。 八贤王负手而来,一脸的轻松。见众人要起身相迎,便道:“这里是开封府,本王一介囚徒不能受各位大礼。该免的就免了吧!” 众人这才不离开座位行礼,只站在自己的位子前。 八贤王步入正堂,别有深意的看了眼杨宗谨。 两人短暂的对视过后,八贤王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 这时,襄阳王起身躬身向八贤王行礼。 八贤王退了一步,以示不受此礼。 襄阳王道:“这并非国礼,而是家礼。兄长乃是小弟同胞兄弟,这一拜能受。” 八贤王这才接受,并道:“小弟啊,你还是老样子。谦恭有礼,令本王佩服。” 襄阳王道:“兄长过誉了。” 众人见双王入座,这才纷纷入座。 李谘道:“京畿路提点刑狱公事杨宗谨,奉太后懿旨彻查八贤王杀太后宫中贴身宫女寇珠一案。据杨宗谨所言,今日终于要水落石出。因事涉及内廷,在场众人务必守口如瓶,不得泄露。” 众人略拱了拱手,以示记下了。 李谘道:“杨提刑请开始吧。” 杨宗谨站在堂中间,环视众人沉声道:“要理清这件事的始末原委,要从一件事开始说起。又因事关重大,下官斗胆请各位不要恶意打断。刚才府尹也说过,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守口如瓶,请容我慢慢说。” 此话一出,众人表情各有不同。但都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立场,没有人开口反对。 杨宗谨这才继续说道:“这个故事要从先帝大中祥符二年说起,先帝生前子嗣并不兴旺,在官家出生前只有悼献太子活到了十岁。先帝忧心忡忡并祈求上苍,让他添子嗣。” “也许是天从人愿,先帝的两位妃子德妃和宸妃同时怀孕。先帝大喜,为她们专门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宴席。席上,先帝因酒醉开口许诺两位娘娘,谁先生下子嗣便立谁为太子。” “而就在官家出生的那晚,竟然发生了一件咄咄怪事,宸妃第一个生产却生下了一只狸猫。先帝震怒,把宸妃打入冷宫。紧接着德妃生下一子,便是当今官家。” “这个故事以讹传讹到了民间,为了避讳,便换成蜀地的故事。还给这个故事取了一个名字,叫狸猫换太子。” 现场众人脸色不变,都似乎在认真的听。 杨宗谨继续道:“然而这个故事过于荒诞,并未让我相信。直到我从某处农家拿出两样东西,开始感到奇怪。”从袖子里拿出一份血书和一个手镯。 这两样东西一出,李迪顿时眉头紧皱。 杨宗谨看向李迪笑道:“李相是不是在想,我明明把血书和手镯都交给你,怎会手里又留下呢。” 李迪冷哼一声,并不接过话头。 杨宗谨笑道:“我想你已经看出来,我给你的并非真品。正因如此,你才会和我割席断义,派人屡屡追杀于我。”接着问道:“那么李相为什么要追杀自己的准女婿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