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荔枝蜜-《京华异馔录》
第(2/3)页
金季欢轻轻用手指敲着桌沿:“大人们,得是何等泼天的富贵,才可以用荔枝蜜熬醒酒汤喝呀?”事关重大,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也因按捺不住激动而沙哑。
商纵长长吐出一口气,字斟句酌地解说起来:“岭南荔枝,极难保鲜,一果便值一金,即使是当今圣上也不常得见;荔枝蜜则容易保存得多。然而,炼制一罐荔枝蜜需要用到大量的荔枝,因此荔枝蜜同样极为昂贵。”
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岭南有人发明了新法子:新鲜荔枝剥壳,以盐水略微浸泡,用黎檬子汁液再搅拌一遍,然后在缸里一层蜂蜜、一层果肉铺满,放入冰窖或阴冷的山洞里贮藏两月。之后,一路用冰鉴运到京城。
这个方法比起运鲜荔枝确实好了很多,却也依旧靡费。荔枝蜜每年产量有限,进贡后除了皇亲国戚能分得一些,余下只有分外得皇帝青睐、器重的朝臣才能得到这样的赏赐。
周砚知先失了仪态,向后一软,瘫靠在椅背上。他摆了摆手,示意商纵不能再往下说了——可以奢侈到用荔枝蜜熬制醒酒汤的,整个天京不会超过五家。
且都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得罪不起的,真正意义上的权贵。
天色渐晚,一些路途较远的局票已经陆续递了进来。商纵转过身,定定地盯着看。
“你看什么?有认识的人吗?”周砚知也跟他一起偏过头去研究:“哦,明白了……”
他挥手叫来一个小厮,递去一串小钱:“那个穿锦褂的,不像普通仆役,是哪位大人家里的呀?”
小厮眼疾手快地收了钱,嘴上却揶揄道:“这位爷您真是实诚;您上我们这儿来找姑娘,难道敢教家里的河东狮知道?”
周砚知急得手舞足蹈,恨不得捂他的嘴:“瞎、瞎说!我从来不……我家河东娘子、不,我家贤妻……”
沈寒灯有些忍俊不禁,表示一定可以为他向夫人作保:这是他外出公干以来第一次进歌楼,且绝对没有不轨行为。
“爷爷们,只有少数声名在外的浪荡公子来咱们这儿是不避着人的。”小厮偷摸指点着来递票子的人:“稍要些脸面的,都喜欢把人请出去应酬。呐,那边那位穿黄布衫的,像是家养下人,但铁定嘴巴紧,打听不出是替谁做事儿的。”
他又指了指周砚知点名的那位锦褂人:“这位看着高调,因为他是隆盛轩酒楼的帮闲,专门替有需要的客人约姑娘走局喝花酒、弹唱献艺之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