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墨儿以后交友做事,切记这一点。” 温氏对着苏墨叮嘱着。 与此同时,隔壁院子里。 大房伯母扒着篱笆,闻着那诱人的麦香,酸溜溜地往地上啐了一口。 “显摆什么!不就是几个破馒头!真是个败家娘们,刚分家就敢这么糟蹋粮食!” 说了几句,她又回头冲着屋内,失魂落魄的苏斌抱怨道。 “你倒是想想办法啊!苏墨说是有办法救文儿,可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把咱们文儿的事放在心上!” “你快闭嘴吧!” 苏斌本就心力交瘁,这几日他托人去丁家递话,全都吃了闭门羹,连管事的面都见不着。 回到家本就烦着心,却还要止不住的听着唠叨声。 他猛地一拍桌子,双目赤红地吼道。 “你就知道抱怨!抱怨!除了抱怨,你还会想什么办法!啊?!” “你……你竟然吼我?” 大房媳妇瞬间一愣,没等她发作。 正房内,传来苏老太爷更愤怒的咆哮。 “要吵给我滚出去吵!” …… 陈家族人来闹过一次后,陈府那边暂时是不能再去了。 苏墨心中担忧师娘和陈尚泽,便写了一封信,托村里去镇上赶集的叔伯,悄悄带给了陈府的管家。 信中他只叮嘱陈尚泽。 “照顾好师母,安心读书,若陈家再上门,切莫硬抗,可来我家暂避。” 没有陈山长的教导,苏墨并未懈怠。 每日清晨,他依旧雷打不动地在青石板上蘸水练字。 随后便回到书房,将陈山长留下的那些旁书、经义,一遍遍地背诵。 从四书,到历代名家的文章策论。 最难的,依旧是制义。 苏墨深知没有名师指点,只靠自己摸索制义,无异于闭门造车。 “必须要不断的去写。” 制义这个东西没有捷径,他只能强迫自己,每日必须写满五篇时文。 虽然一开始写出来的文章,空泛晦涩,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但苏墨毫不气馁,只是一味的坚持背诵与默写相结合,一遍遍地夯实基础,没有因外界的任何变故而中断学业。 恩师已身陷囹圄,他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做好自己,不负恩师期待。 日子在枯燥的苦读中,飞快流逝。 转眼,到了六月。 府衙那边,严查了近三个月的科举舞弊案,终于有了结果。 消息传回清河县,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只因此案查明的真凶,竟然是那清河县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