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短暂的休息过后,又是这般高强度的内卷学习。 苏墨和陈尚泽在短短数月内,竟将《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大经,囫囵吞枣的通读了一遍。 陈山长将两人叫到书房,神情严肃的说道。 “你们二人已经将五经翻阅,对其有了一个最基础的了解,但这才只是开始。” 陈山长缓缓说道。 “经文浩瀚,常人穷尽一生,也难精通其一,科考在即,你们必须择一本经主攻,深入钻研。” 闻言,陈尚泽毫不犹豫的说道。 “父亲,您主学的是《诗经》,孩儿自然也跟随您,选《诗》为本经。” 对于本经的选择,陈尚泽早就已经想好了,《诗经》的学习难度最低,还有着父亲的教导,学起来会更加轻松。 “嗯,《诗经》重在陶冶性情,讲究风雅意境,倒是颇合尚泽的心性。” 陈山长欣慰地点点头,陈尚泽所选和他预测的差不多,随即将目光转向了苏墨。 “苏墨,你呢?也要选择《诗经》吗?” 苏墨对此却是摇了摇头,深知自己短板他,又怎么可能会选择诗经。 前世十多年的培养,让他拥有着强大的理性思维,这让他在数算、逻辑方面占据优势。 但同样导致写出的文章匠气十足,缺少了诗词歌赋所需的灵气与意境。 “恩师。” 苏墨想了想,说出了一个让陈易想不到的本经。 “学生自知诗才浅薄,若强行走《诗经》之路,恐是事倍功半,学生……想选《周易》。” “《周易》?” 闻言,陈山长和陈尚泽同时一愣。 紧接着,陈山长的神色凝重起来,说道。 “苏墨,你可知你在选什么?《周易》乃五经之首,亦是五经中最难的一门!” 他沉声告诫道。 “其文本古奥简练,哲学思想更是抽象。” “研习《周易》,不仅要解读字面,更需领悟宇宙变化、阴阳辩证之理。” “这对学习者的逻辑与思辨能力,要求极高。” “学生明白,这也正是我选他的原因。” 苏墨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清楚。 “也罢,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 陈山长话锋一转,又肯定了其优势。 “不过最难的也不全是坏处,正因其难,选《周易》为本经的学子,凤毛麟角。” “日后科考竞争极小,若你能真正吃透,对将来入仕之后的道路很有帮助。” “只是,我虽通读五经,但主攻的毕竟是《诗经》。” “这附近能将《周易》讲透,且愿意收徒的夫子,本就难寻……” 陈山长捋着胡须,一脸纠结道。 “恩师,最佳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何必再去寻找他人?” 苏墨却忽然开口道。 陈山长一愣。 “嗯?” “恩师十二岁中秀才,十五岁便高中举人,乃清河县不世出的神童。” 苏墨朗声道,话里话外充满着蛊惑的意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