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二话不说,从怀里掏出早就备好的一摞银票,重重地拍在桌上。 “苏老弟!这是二百两!你应得的!” 这个数字让苏墨一惊,远远超了他的预期。 “张大哥,这也太多了。” 苏墨看了看银票,苦笑着说道。 “不多!” 张浩豪气地一挥手,笑着说道。 “你的话本救活了我家的书坊,这是你应得的!” “不过咱们也要说好了,等你县试之后,下一本话本必须还找我!” “那是自然。” 苏墨将那二百两银票揣进怀里,心中彻底松了口气。 有了这笔钱,他考到秀才之前,都不必再为生计发愁了。 九月底,县衙的告示墙上,贴出了黄纸告示。 县试定于十月初九举行,主考官正是清河县令。 陈山长也结束了休假,开始为二人的考前事宜奔走。 “着县试非比寻常,有两道关卡必须提前打点。” 陈山长提前对两人叮嘱道。 “其一是廪生作保。” “必须由在官府领有米粮俸禄的廪膳生员,也就是秀才出面,为你们的家世清白与品行作保。” “证明你们并非倡优皂吏之子,否则便无参考资格。” “其二是‘互保。” 陈山长捋着胡须,继续说道。 “大业朝律例,考生需五人结为一组,互相担保。” “若一人在考场上出了事,譬如作弊、夹带,则同保的五人,无论是否知情,皆要一同受罚,轻则除名,重则枷号。” “互保的人选,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你们可要注意一点。” “是,恩师。” “知道了,父亲。” 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将这最关键的两道门槛打点妥当后,陈山长才让他们各自回家,自主备考。 苏墨刚回到院子,隔壁大房伯母便阴阳怪气地开了口。 “哟,这才读了几天书啊?就敢下场考县试了?真是钱多烧得慌!” 苏文因之前科考舞弊案被牵连,虽被放出,却也吓破了胆,早已没了读书的心思。 因此,大房伯母见苏墨竟要下场考试了,心中更是嫉妒得发酸。 “你大伯当初,学了那么多年,都不敢轻易下场!你这就是纯粹浪费钱!” 说来也怪,或许是苏文那件事,让她认清了现实。 她这话虽说得难听,倒也有几分劝阻的意思。 苏墨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理会。 大房伯母根本就不明白,如今的他到底有多强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