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墨被两名衙役,一左一右请离了考场,穿过重重院落,带到了贡院的内堂。 堂上正中端坐一人,身穿绯色官袍,面容清瘦,目光锐利,正是北源知府孙阳。 “学生苏墨,叩见府台大人。” 苏墨行礼问候,没有等孙知府发问,便高高举起了手中那张污损的考卷,以及完好的草稿。 “禀报大人,学生有冤啊。” 他将府试期间的遭遇,一五一十的坦诚讲述。 “学生县试末名,自知才疏学浅,不敢怨怼。” “然府试首场,学生便被分入屋顶缺瓦的号舍,唯恐雨水浸湿考卷,日夜不安。” “今日第二场,学生正在答题,守在门口的衙役却突然潜伏到身后,突兀的大声报时,且时间明显错漏。” “学生惊慌之下,笔墨失控,致使作答纸当场污损。” 苏墨的声音微微发颤,似是后怕,然后又举起那张污迹斑斑的考卷。 “还请大人明鉴!此等行径与毁人前程何异?学生恳请大人彻查!” “若明日下雨,学生的考卷必保不住,这分明是有人在刻意妨害科考。” 孙知府静静地听着,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 出于前一场考试,对苏墨文章的欣赏,他在事件出现不久,便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场闹剧,就是周同知搞出来的,而且确实和丁家有关。 “苏墨。” 孙知府缓缓开口道。 “你可知,你今日在考场大闹,已犯扰乱科场之罪?本官若要治你,你这前程一样保不住。” 虽然清楚苏墨大闹一场,就是为了见自己,但是孙知府可不会就那么简单的翻过此事。 “你,就不怕本官治罪吗?” 闻言,苏墨抬起头,迎着那道威严的目光,脸上却无惧色。 “学生怕,但学生更相信大人。” “哦?” “学生在清河县时,便听闻府台大人的政绩。” 苏墨朗声道。 “大人上任四年,专注农桑,改良粮种,推广新犁,是清河百姓口中的清官、好官。” “学生相信,似大人这般明察秋毫、心系万民的青天,绝不会容忍此等宵小之辈,在您主考的科场上,行此龌龊陷害之举!” 先给戴上一顶高帽,只要对方高兴了,这事情也就好办了。 说白了,这事情本就可大可小,其结果全凭孙知府一人之念。 说到这里,苏墨不动声色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学生不敢奢求其他,只恳请大人,准许学生用草纸誊写文章,或准许学生提早交卷,以避宵小暗算!” 孙知府闻言心中暗笑。 这小子,真是个小狐狸。 “用草纸誊写?大业开朝以来,闻所未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