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学义一连三问。 “我都走十来天了…哦,是11月24号当天晚上坐火车走的,当时我跟陈局长打过招呼了。我的错,忘跟您和夏常务讲了。” 江振邦继续答道:“我也是忙昏了头,VCD的量产到了关键期,核心的解码芯片和激光头供应必须敲死,不然就是空中楼阁。另外全国性的销售渠道也得铺开,这事儿电话里谈不下来,不亲自跑一趟我不放心。” VCD……解码芯片……全国渠道…… 一连串专业性的词汇,从电话那头清晰地传来,让孙国强和刘学义准备好的满肚子兴师问罪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他们设想过江振邦可能会狡辩,可能会推诿,甚至可能会硬顶。 但唯独没想过,在他们这边为了国企改革的烂摊子焦头烂额的时候,这小子已经跑到千里之外,为兴宁市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开疆拓土去了。 这感觉,就像你准备好了一套组合拳,要狠狠教训一个惹是生非的熊孩子,结果一拳打出去,却发现对方根本没在原地,他已经跑到前面更远的地方,还回头冲你笑了笑:拜拜,我可真没时间跟你闹了! 孙国强对着刘学义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追问了。 刘学义会意,语气缓和了些许,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你那边事情处理完,立刻回兴宁,第一时间到书记办公室来!” “好的,但我这边还有两个合同要签,然后还得去首都办点事,估计最快也得下周才能回去。”江振邦应承下来。 “嗯,你尽快。” 挂断电话,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孙国强拿起一根新烟,点上,却没有抽,只是看着烟雾缭绕。 半晌,他才吐出一口浊气,眉头紧锁:“这小子有点邪门…那天他见完我们就走了?” 原本他们以为,纪委收到的那些举报信,大概就是江振邦在背后捣鬼。 可人家11月24号晚上就出差去了外地,那时候是督察组入驻酒厂的第二天。 常委会还在讨论是否要双规王长海等厂领导,纪委的通告也没下发,厂长们还没开始主动找纪委谈话。 难道他是早知道事情不对,所以提前跑路避风头? 但江振邦是怎么遥控指挥的? 难道他在每个厂子里都安插了不止一个亲信,并且早就把计划布置下去了? 刘学义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用座机给陈爱军拨了一个,确定属实后,向孙国强微微点头:“还真是,那天下大雪嘛,在你办公室和我们谈完话,他连夜买火车票出差去了。” 但以刘学义对江振邦的了解,这小子八成是预感到形势不对,提前跑路,想以此举洗清自身嫌疑!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怎么这么狡猾呢?!! 刘学义气的磨了磨牙。 “只能等他回来再说了。” 孙国强把烟按灭在烟灰缸里:“我倒要看看,他这次回来,能给咱们唱一出什么戏。” 刘学义点头应下,心里却清楚,这次的会面,性质恐怕已经完全变了。 从一场准备好的批斗会,变成了一场充满未知和变数的汇报会。 而主导这场会谈节奏的人,估计已经不再是他们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