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蒂奇兴奋不已,“当然,你知道不知道校园里到处都在流传你预科面试的故事。” “是吗?都是怎么传的?” 吉米扬起眉梢,没想到自己人还没正式入学,就已经成学校名人了。 “他们说你当着所有考官的面,脱掉上衣,露出了导师的纹身。” 阮雄紧紧地盯着他的胸膛看。 马蒂奇追问:“他们还说,你面对考官的质疑时,还唱了一首歌证明自己,真有这回事吗?” “没错!” 吉米坦然承认的同时,把行李一点点地摆放好。 马蒂奇迫不及待道:“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苏维埃进行曲。”吉米开始动手铺床。 “果然和传闻中一样,光听名字就霸气十足。” 阮雄细细地回味一番,然后提了个让他觉得有些难为人的请求,“能不能请你给我们唱一遍?” 马蒂奇也抱有同样的想法,眼巴巴地望着吉米,目光中夹杂着几分期盼。 吉米想了想,似乎找不到什么可以拒绝的理由,又考虑到这是个拉近室友关系的好机会,于是答应了下来,用手拍着墙壁打出节拍,慷慨激昂地唱道: “……每一寸土地无不将唱响:首都,伏特加,我们的苏维埃巨熊!” “乌拉,乌拉~” 虽然只是一小段清唱,但磅礴的气势和高昂的情绪让两人热血沸腾,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马蒂奇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太棒了!怪不得你这首歌能征服考官们!” 就在此时,寝室门“哐”地一声被一只脚踹开,一个虎背熊腰的黑发壮汉大步流星地迈了进来。 看着他那张欧亚混血的脸,吉米在监狱里看过类似的面孔,一眼就认出他是鞑靼人。 果不其然,亚历山大把大包小包扔到自己的床位上,粗声粗气地自我介绍道: “同志们,你们好,我叫亚历山大·巴拉巴诺夫,来自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喀山。” “他说他的名字叫亚历山大·巴拉巴诺夫……” 吉米深知马蒂奇和阮雄不熟悉俄语,便主动地为他们翻译。 好巧不巧,亚历山大懂鞑靼语懂俄语,唯独就是不懂英语,于是吉米就成了三个室友的翻译器。 “哈哈哈!” 亚历山大热情洋溢地给马蒂奇、阮雄,来了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但当轮到吉米时,得知他就是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人物,脸色变得格外古怪,仿佛在说: 就他吗你叫吉米啊? ………………… 叽里呱啦一阵交流,众人渐渐熟络起来,彼此间的陌生和隔阂也随之消失。 吉米咽咽口水,润润因翻译而沙哑的嗓子,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这个寝室没我就得散了。 而后从行李箱里拿出一瓶未开封的红牌伏特加,目光扫过三位室友,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同志们,今天我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在同一座学校、同一间寝室,这是极其难得的缘分!” “按我们这里的规矩,这样的喜事,无论如何都要喝上一杯,好好庆祝一下!” “光喝酒没有菜怎么行,我这里有牛肉,正宗的鞑靼牛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