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请柬-《重生80年代,从傻子到大山之主》
第(1/3)页
天刚蒙蒙亮,徐军就提着一瓶好酒,敲响了老支书家的大门。
“杨叔,起没?”
“进来!门没插!”
屋里,杨树林正盘腿坐在炕头上,戴着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翻得卷了边的《老黄历》。
炕桌上,摆着一碟咸菜疙瘩,两碗小米粥。
“军子来了?快,上炕暖和暖和!”
杨树林一看是徐军,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我就知道你小子今儿个准得来!兰香昨晚就把话递过来了。”
徐军脱鞋上炕,把酒放在桌上。
“杨叔,这房子盖好了,家具也打齐了。这进宅的大日子,还得您给拿个主意。”
杨树林抿了口粥,郑重其事地翻动着黄历。
“我想想啊……今儿个是十月初六……不行,诸事不宜。”
他又翻了一页,手指头在上面戳了戳,眼睛猛地一亮。
“有了!”
“十月初八!后天!”
“宜:动土、入宅、安床、祭祀!大吉大利!”
老支书抬起头,看着徐军,“而且那天是双日子,成双成对,以后你和兰香的日子,那就是和和美美!”
“十月初八……”
徐军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还有两天。
正好够给新家具刷油、散味儿,也够去县里置办温锅宴的酒菜。
“行!就听您的!初八进宅!”
“既然日子定了,”
杨树林合上黄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那这请帖,你也得备上了。”
“咱屯子里虽然不讲究发帖子,但你这次可是大办!县里的、镇上的那些贵人,你不得有个说法?”
“口头请,显得轻慢;写了帖子,那叫敬重!”
徐军点了点头。
姜还是老的辣。
这一张红纸请帖递过去,那是给足了孙站长、李科长、白师傅他们的面子,以后这人情路,才能走得更宽!
……
上午 9:00,徐家新房大院。
虽然家具都打好了,但今天的院子里,味道却有点冲。
那是一股子浓郁的、略带点哈喇味的桐油香。
鲁老头手里拿着一团棉纱,蘸着熬得金黄透亮的熟桐油,正在给那套大组合柜做最后的擦漆。
这年头农村很少用化学清漆,都是用这种老法子。
桐油擦上去,不仅防虫防潮,还能把水曲柳那如同流水般的木纹,给激出来,变得金黄油亮,看着就富贵!
“慢点擦!劲儿要匀!”
鲁老头一边干活,一边教导着王铁柱他们,“这擦油就像盘玉,你得把它喂饱了!这第一遍油吃进去,这木头才算是‘活’了!”
徐军回到院子,看到那一排排摆在阳光下晾晒的家具——
威风凛凛的组合柜、软乎乎的单人沙发、还有那是给龙骨房特制的八仙桌、太师椅……
在桐油的浸润下,泛着迷人的光泽。
“军哥!”
李兰香正蹲在墙根下,手里拿着剪刀和红纸。
她脚边,已经堆了一小摞剪好的窗花。有喜鹊登梅,有连年有余,一个个活灵活灵的。
“杨叔把日子定了吗?”她急切地问。
“定了,十月初八,后天!”
徐军笑着蹲下身,拿起一个福字,“兰香,你的手真巧。不过,这会儿先别剪了。”
“咋了?”
“去供销社,买几张大红纸,再买瓶墨汁。”
徐军站起身,目光看向远方,“我得写几张请帖。”
……
中午 11:00,徐家老屋。
老屋的炕桌被擦得干干净净。
一张大红纸铺在上面,墨汁的清香淡淡散开。
徐军前世为了修身养性,也练过几天毛笔字。
虽然谈不上书法大家,但写个端端正正的颜体,还是拿得出手的。
他提笔,蘸墨,落纸。
“送呈:红旗机械厂李科长钧启”
“谨定于农历十月初八,为寒舍落成之喜……”
“徐军敬邀”
字迹工整,苍劲有力。
“好字!”
站在一旁研墨的李兰香,虽然识字不多,但也觉得这字看着就提气,比过年写对联的先生写得还好。
“军哥……你啥时候学会写毛笔字的?”
“随便写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