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汪建平也不再多言,只是深深地看了夏飞一眼,沉声道。 “小夏,去做吧,记住,严密监护,一有不对,立刻停止!” “是,主任!”夏飞郑重地点头。 夏飞没有丝毫怠慢,他亲自推着各种仪器进入病房。 亲自配比营养液,亲自设定微量泵的输注速度,亲自捻起银针。 落针之时,他心神合一,手法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不敢有丝毫逾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治疗的效果,并不像之前那般迅猛立现,却稳健得令人心安。 监护仪上,老人的心率不再忽快忽慢,而是维持在一个平稳的区间。 血压也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 最显著的变化是,老人的呼吸变得悠长了许多。 不再有那种令人揪心的憋闷感。 一天后,老人的尿量开始增加,双腿的浮肿肉眼可见地消退。 两天后,他竟然主动开口,说想喝点米粥。 这一切的变化,汪建平全都看在眼里,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当即做了一个决定,将这个病例整理出来。 作为一次特殊的教学案例,并邀请了医院里一位特殊的人物前来观摩。 这个人,是退休后被返聘回来的内科老教授,陈启明。 陈教授在东海第一医院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医术高超,治学严谨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平生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年纪轻轻,稍有成绩就目中无人的天才。 尤其对中医理论持强烈的保留态度,认为那是经验主义的玄学。 当陈启明教授板着脸,走进那间临时改成的观摩室时。 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位心内科的骨干医生。 “汪主任,你今天搞这么大阵仗,把我们这些老骨头都叫过来,就为了看一个年轻医生的杰作?” 陈教授一开口,就带着一股审视的火药味。 “我倒要看看,他把一个多系统衰竭的病人,玩出了什么花样来。” 汪建平只是笑了笑,将病例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对夏飞说。 “小夏,你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治疗思路。” 夏飞站起身,面对着台下十几双眼睛。 尤其是陈教授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睛,他没有丝毫紧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