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是。” “哎,你们班的那个小土豆,真的那么灵?”小土豆,是给滇南知青子女的一个称呼。 “灵得很!” 俩人遇到了教导主任张俊海,张俊海听到沈墨这个名字,眼睛亮了亮:“老袁,可看好你们班的这个宝贝土豆,要是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不要瞒着。” “放心,我对他上心着呢。” 沈墨的名字开始在教导主任那边挂了号,初三四个班的第一次摸底结束,沈墨仿佛是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个暑假,脱胎换骨。 学校这些学习好学生,张俊海会有额外的关注。 沈墨住校,倒是还好;但还有不少走读的,要是有校外的小混混想来找麻烦,他会给学生们出头。 他体育出身,一身腱子肉,暑假也会围着学校的操场跑圈,这几乎成了他的习惯。 前几年他甚至带着学校几个身强体壮的男生同校外的小混混对峙过,后来……后来严打,这些小混混不见了踪迹,只是近年来好像又有些新人冒头。 周前会之后,张俊海拉着校长姚榜一起抽烟,聊了今年初三几个尖子生。 “我现在只等期中考试,要是沈墨能维持现在的水平,今年咱们学校多一个市重点高中的学生。” 姚榜还是有些担心,刚才周前会上他想提沈墨做榜样的,但想了想又忍住了;万一这小子真是作弊得来的成绩,那期中考试的时候不是要被打脸了? “这样,期中考试的时候,让监考老师多留意一下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开窍了。” 在期中考试之前,姚榜会重点关注沈墨,这种学生太少见,说不定将来可以考到全国最好的几所学府。 沈墨向往顶尖高校。 上辈子上高中的时候,经常见到有些考上本科的学长学姐回来复读,只为了再搏一把。 这其中有人失败,但更多的人成功了。 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涨一些分数,最夸张的一个考上了胡建民办大三本的土木工程;沈墨的起点比这些复读的学长学姐高,他想试试自己的斤两。 教室里,闲谈的声音一直不停,沈墨专心做题培养思考模式,李大伟在旁边画乌龟。 声音忽然消失,李大伟迅速把画乌龟的纸挡上,并不抬头,装模作样地看物理题。 但是,没有老师过来。 李大伟悄悄抬头观察了一下,原来是虚惊一场;他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忽然如此统一地闭嘴,但老师没来总是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