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下午,苏玉树带来了消息。 那个周管事的住址打听到了。 就在南城的一个普通民居区。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内侍省和京兆府的人似乎在暗地里加大了搜查力度。 重点就是与永宁侯府有过关联的人员。 “上官姑娘,现在去找周管事,风险很大。” 苏玉树担忧地说。 上官拨弦蹙眉思索。 风险确实存在。 但这条线索不能放弃。 她想了想,道。 “玉树,能不能这样?” “你以药铺东家的身份。” “借口有批药材需要熟悉侯府用度的人帮忙核价。” “派人去请周管事来药铺一趟?” “这样比我去他家里要稳妥些。” 苏玉树眼睛一亮。 “这个办法好!我这就去安排。” 傍晚时分。 周管事被“请”到了济世堂的后堂。 他是个四十多岁、面相精明的中年人。 此刻显得有些忐忑不安。 显然也知道现在跟侯府扯上关系没什么好事。 苏玉树先是跟他寒暄了几句药材生意的事。 然后话锋一转,叹了口气。 “周管事,不瞒你说,这次请你来,还有件私事想打听一下。” 周管事警惕地看着苏沐辰。 “苏老板请讲。” 苏玉树看了一眼旁边扮作药铺账房先生、低头拨弄算盘的上官拨弦。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说道。 “是我这位远房表亲。” “他有个失散多年的兄弟。” “据说多年前在永宁侯府当差,名字好像叫赵虎。” “最近家里老人病重,想寻他回去,托我打听打听。” “听说赵虎他……唉,真是可惜了。” “不知周管事可知他家里还有什么人?如今在何处?” “我们也好去报个丧,略尽心意。” 上官拨弦适时地抬起头。 露出一副悲戚又期盼的表情。 周管事听到是寻亲报丧。 警惕性降低了一些。 尤其是看到“账房先生”那真切的表情,不似作伪。 他叹了口气。 “赵虎啊……是个实在人。” “可惜,好人不长命。” “他家里还有个老娘和一个妹妹。” “原先住在城西柿子巷。” “赵虎出事后,她们娘俩伤心过度。” “好像投奔泾阳县的远房亲戚去了。” “具体地址我就不太清楚了。” 柿子巷!泾阳县! 重要的线索! 上官拨弦心中狂喜。 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哀伤。 向周管事道谢。 “多谢管事告知,总算有点头绪了。” 周管事又说了几句惋惜的话。 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周管事。 上官拨弦立刻对苏玉树说:“玉树,我必须尽快去一趟柿子巷。” “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具体的地址,或者她们留下的线索。” “然后去泾阳县!” 苏玉树皱眉。 “上官姑娘,泾阳县虽不远,但来回也要时间。” “而且你现在出去太危险了。” “不如让我派人去柿子巷打听,再去泾阳?” 上官拨弦摇摇头,目光坚定。 “不行,这件事关系重大,我必须亲自去。” “别人去,我不放心。” “而且,有些细节,只有亲自查看才能发现。” 她有一种直觉。 赵虎的家人手中,可能掌握着关键证据。 她知道苏玉树是担心她。 但此刻,她没有选择。 “好吧。” 苏玉树了解她的性子,知道劝不住。 只能妥协。 “那我给你准备马匹和盘缠。” “再派两个机灵可靠的伙计暗中跟着你。” “也好有个照应。” “多谢玉树。” 上官拨弦感激地说。 有帮手自然是好的。 事不宜迟。 上官拨弦再次易容。 这次扮作一个前往泾阳探亲的普通村妇。 苏玉树派来的两个伙计。 也扮作同行的乡人。 夜色掩映下。 三人两骑。 悄然离开了济世堂。 向着城西柿子巷方向而去。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 一双阴鸷的眼睛,已经注意到了济世堂的异常。 就在周管事离开后不久。 一个身影悄悄尾随了他一段路。 然后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方向正是内侍省…… 危机,如同暗夜中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 上官拨弦的泾阳之行,注定不会平静。 而诏狱之中的萧止焰。 在服下上官拨弦留下的丹药后,伤势稍缓。 但他面临的审讯压力也越来越大。 刘瑾似乎失去了耐心。 准备动用更残酷的手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