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掏出来瞧看,竟是一本被黄绸缎裹着的册子。 《小天罡剑诀》 册子里还夹着五片金叶子,一片可值10两银子,看来这已是王明安的全部积蓄。 “这下发财了。”孟天明忍不住笑道。 掀开那书册,里面尽是半文半图的剑术要诀。 有小人手持长剑伴随身法挥舞,好生奇妙。 仅看了一眼,孟天明就已是爱不释手,恨不得赶紧照着跟练几式。 这时孟旭已送走谢元贵了,关门折了回来。 看到手里拿着木弩的孟天凌,孟旭神情欣慰,并未责怪他今夜擅自行动。 这些年孟天凌在陈氏私塾读书,不知何时痴迷上了木匠手艺,有空便跑去村里的田木匠家中跟学雕木制物。 孟旭原本只当他是孩子心性,喜欢这些旁门左道,只要不影响到学业,那就由着他玩。 可没想到孟天凌如今连弩这种大杀伤力的东西都搞了出来,在天工一道上还是有些天分。 今晚自己本没有安排他做事,孟天凌却独自偷偷溜到了院外,蹲守歹人的逃离路线。 事情虽做的没问题,但在孟旭看来,实在太过于冒险。 “天凌,把弩拆了,以后没我同意不许将此物拿出来,更不能让外人看到你制作这种禁器,要不然被人报了官,我们孟家就有麻烦了, 另外今晚得亏那王阳贵是个酒囊饭袋,如果他会武,你伏击不成反倒出事了怎么办?可想过爹娘的感受。”孟旭严肃的说道。 “孩儿知道了。” 孟天凌颔首认错,并没有反驳。 这却让孟旭心里没来由烦躁,自己这个儿子从小就有着过人的思想。 思考事情喜欢举一反三,走一步看三步。 眼下答应的这般爽快,就说明他并没有真的听到心里去。 孟旭叹气,更加坚定自己制定规矩,族中子孙只有到了舞象之年的岁数,才能知晓玄镜洞天的存在,并修炼《太阴接引辟窍卷》的决定是正确的。 太小的孩子心性不成熟,无法让人感到信任,还不足以知道太多的秘密。 “你的伶俐爹知道,有时就算是天明都不如你想得多,但人算不如天算,聪明人最容易自误,你千万记住。” 孟旭只得叮嘱一声,不再多说。 “爹,我从这贼人身上找到了一本剑法,你看?”孟天明问道。 这本剑诀肯定是不能交出去的,目前孟家最缺这种功法底蕴,对子孙后代多少有些帮助。 “你且拿去,莫跟外人说起就行,都回去休息,这里爹来处理。” 孟旭挥挥手,让两个孩子各自回屋睡觉。 留他一个人找来麻布将院中两具尸体盖上,只待明日找人借辆驴车,便送去九江县官府领赏。 …… 翌日。 一大早孟旭便拉着两具尸体离开了柴桑村。 柴桑村与九江县之间足有几十里山路,崎岖难行,就算有驴车运载,来回也得忙活一日工夫。 正好家中孟天凌用的笔墨纸张,蜡烛油盐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今日又恰逢骆夫子休养的日子,私塾不开门。 孟旭便带着孟天凌一同出发,免得这孩子整天不是读书就是琢磨木匠手艺。 待日上三竿时分,九江县的城门终于是出现在了孟家父子眼中。 虽已不是自己第一次来到九江县,但每次见到九江县的繁华。 孟旭都会忍不住感慨,这城里与乡下的差别就是大。 进了城门,放眼便是一条可通过三架马车的大道,路边商贩摊位,店铺林立。 衣着各色各式的男女老幼走在大街上,人数远不是柴桑村能比。 孟旭来到城口告示板,上面贴满了海捕文书。 一番翻索,果然在其中发现到了王明安的悬红。 孟旭当即撕下,牵着驴车朝九江县县衙方向走去。 今日领了悬红奖赏,待会可带孟天凌在这九江县四处逛逛,添些书籍。 也可为家中购置生活资粮,孟天明的药膳补汤能换成更昂贵的方子。 小儿子孟天策虽然年幼,也需要些城里的孩童玩具。 至于夫人,胭脂水粉、首饰、丝绸布匹都是女人喜好之物,自不可亏待。 驴车来到县衙外,孟旭跳下车,正打算上前与门边两侧看守的差役询问。 突然从衙门内奔出一道身着紫色劲装的曼妙身影。 是位看着豆蔻年岁,正是亭亭玉立年纪的少女。 “小姐,小姐等等我。” 紧随其后一个丫鬟急急忙忙的跑出。 待少女经过驴车时,孟天凌正好从车上走下,二人一时撞了个正着。 孟天凌身子单薄,反倒是不如那少女,不禁略显狼狈的跌坐在地。 那紫衣少女停下脚步,看着孟天凌摇头好笑:“哪来的书呆子,身子骨竟这般无力,反倒是叫我给撞在了地上,可打紧?” 少女爽朗的向孟天凌伸手,欲将他拉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