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辰时,柴桑村口。 孟旭坐在一辆驴车上,倚着扶栏遥望天色。 这些年孟家早已不愁银两,只是家中无权无势,恐招人盯上,所以花钱依旧有所约束。 这辆驴车是他两年前所买,花费了12两银子,好方便家里人经常去县里购置生活资粮,顺便偶尔接孟天凌回家住上几天。 只是驴车的舒适度自然不能与马车相提并论,颠簸的难受。 此次孟天明带着官衔回来,孟家的势已算是小有所成。孟旭不免就动了要买辆马车的打算。 过了许久,村中才缓缓走来一道壮实身影,正是孟天明。 他径直走到驴车旁坐了上去,也不说话,脸上挂着沉浸于幸福当中的笑容。 似乎在回味着什么,活像个恋爱脑的样子。 孟旭挥起鞭子往驴臀上一抽,驴车这才颠颠跄跄朝着前方行去。 “跟李家那姑娘叙旧好了?”孟旭摸着胡须,打趣笑道。 “嗯,清清她比三年前更好看了,爹,最近什么时候有良辰吉日,我已经让清清等了太久,该娶她为妻了。” 孟天明挠了挠头,全然没有了那副悍卒的做派,反倒像个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 在孟天明和李茂生外出参军的这几年里,李家没了能干活的男丁,守着那片果林,日子不免过得有些艰难。 孟旭偶尔也会拿出银两去帮衬她们家一二,毕竟是自家的未来儿媳,也算半个孟家人了。 “不急,这事等去了县里,我再去找个算卦的帮你问问良辰吉日。”孟旭挥鞭赶驴,给了答复。 心里不免开始思索,大儿子成家,二儿子再过几年也差不多到了谈婚娶妻的年纪。 到时候家中人数一多,目前的宅子明显不够住的。 孟旭从未有要让孩子们搬出去分家住的打算,一家人自当是团团圆圆的住在一座宅子里,那才叫气派热闹,遇到问题也可及时帮衬。 柴桑村与九江县足有数十里地,哪怕坐着驴车前往也需要不少工夫。 看着两侧山林从自己眼前略过,孟天明闲着无事,便出声问道: “这次我们去县衙领那二十三顷土地,爹可是想好要划哪处的地了?” “昨晚我思索了一番,倒是有些打算,可从柴桑村西边村口一路延向碧波潭一带,延入剑庐山中,将占地做到三分潭水三分山四分田, 这样资源更丰富,环境更清静,同时也可让剑庐山今后成为我们孟家的祖地,到时生活起居便不用再跟村里人士混淆在一起。” 孟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得孟天明连连点头:“好,这布局是好,如此一来将碧波潭归于我们孟家,今后师父住在潭边也不需要担心会受到外人打扰,山中幽静又适合族人修炼,爹你真是想的周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