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轰动-《文豪1979:人民文学家》
第(2/3)页
这篇文章一经报道,立马就被其它媒体转载,而上面的内容也因此被更多的人知晓。
在得知《山楂树之恋》是虚构的时候,大家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可当得知徐峰家乡的那棵山楂树,就是书里那棵时,大家又忍不住有种想“到此一游”的想法。
而之后徐峰“接地气”的创作理念,更是“吸粉无数”。
虽然大家总是开玩笑说这个时候,大家读本字典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可有《山楂树之恋》这样的故事可以看,谁又愿意去看那些苦涩无味的内容呢?
大家不是不挑,是没得挑!
另外,虽然伤痕文学在刚出现时或许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可一想到自己就是来自书里上山下队的那个队,大家多少还是觉得里边的剧情很难绷!
这波属于是黑色幽默了!
所以徐峰这种“人民文学”的创作理念真的是说进了大众的心坎里,也许这帮人不掌握话语权,没法写文章登报刊,登杂志,替他撑腰,但在心底里他们是支持对方的。
而在文坛上,既有人对他这种“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创作理念表示认可,同样也有跳出来唱反调的。
他们觉得徐峰这种话完全是无稽之谈,没有可取之处,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
至于本次事件的主人公徐峰呢?
这几天他都躲在宿舍里装病呢!
《山楂树之恋》的火爆对于他来说并非是相隔千里的事,而是切切实实的在影响他的现实生活。
从《收获》发表第二天开始,就有学生开始打听他的上课地点,然后涌到教室里,将那堵的水泄不通。
还有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想方设法地进入北大校园,四处寻找徐峰的踪迹!
提前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徐峰,直接让曹大哥去帮他请假,自己躲在宿舍里不见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