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多谢周里正!多谢周里正!”韩澈连忙躬身道谢,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一半。 周德昌又叮嘱了几句“别想着跑”“赶紧凑钱”,才带着吴三骂骂咧咧地走了。韩澈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土路尽头,才松了口气,转身回屋。 “澈儿,没事了?”赵氏连忙迎上来,眼神里满是担忧。 “没事了娘,里正给了咱们五天时间。”韩澈笑着安抚她,可心里却一点都轻松不起来——五天,怎么凑够税钱?捕鱼靠天吃饭,帮人打杂赚的钱连填肚子都不够,这根本是个难题。 婉儿拉着他的手,把手里攥了半天的野果子递过来:“哥,吃果子,吃了果子有力气,就能赚钱了。” 韩澈接过果子,摸了摸婉儿的头,心里又暖又酸。他看着眼前这破旧的茅草屋,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新家”—— 屋顶的茅草稀稀拉拉,不少地方都能看到天光,刚才下雨的痕迹还在,墙角有几处水渍,显然是漏雨了。四面土墙坑坑洼洼,有的地方裂了指宽的缝,用干草和泥巴糊着,风一吹就“呼呼”响。屋里除了一张土炕、一张缺腿的木桌,就只有一个破旧的陶罐、两个豁口的陶碗,还有墙角堆着的几捆干草,连个像样的柜子都没有。 韩澈走到墙角,摸了摸那道裂缝,指尖能感觉到冷风往里灌。他想起现代自己租的那间小公寓,虽然不大,但有暖气、有空调,家具齐全,就算是冬天也暖烘烘的。再看看现在这屋子,别说取暖了,能不能挡住冬天的寒风都不一定。 “这破屋子……还真是够‘原生态’的。”韩澈在心里苦笑,穿越小说里主角要么穿成王公贵族,要么至少是小康之家,怎么到他这就成了“寒门中的寒门”,连个能遮风挡雨的屋子都没有? 赵氏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叹了口气:“这屋子还是你爷爷那时候盖的,都几十年了,去年冬天就漏过雨,你爹想修,可一直没凑够钱……” “娘,没事。”韩澈打断她,语气坚定,“等我赚了钱,先把屋子修了,再给你和婉儿做新衣服,咱们再也不用啃粗粮饼了。”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快速规划——要赚钱,就得利用自己的优势。他是现代人,知道的东西比这个时代的人多得多。刚才周德昌提到海边,原主也是去海边捡贝壳时出事的,这渤海乡靠海,最不缺的就是海水和鱼虾。 渔盐!韩澈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两个字。他记得历史上,唐代的盐铁是官营的,但民间肯定有私下晒盐的,只是方法落后,产量低,质量也差。如果他能用现代的晒盐法改良一下,做出更白更细的盐,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还有海鲜,唐代的烹饪方法大多是蒸、煮、烤,要是他用现代的炒、炸手法做出来,会不会受欢迎? 想到这里,韩澈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或许就是他在这个时代活下去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