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老渔民吐槽:晒盐靠天,捕鱼靠命!-《大唐首席谋士》


    第(2/3)页

    韩澈听着这话,心里不是滋味。他蹲下身,帮张二把船里的海水往外舀,问道:“张大哥,平时捕鱼也这么危险吗?”

    张二苦笑着摇了摇头:“比这危险的多了去了!去年这个时候,村里的王老五,就是因为遇上了风暴,船翻了,连尸体都没找着……”他顿了顿,指了指旁边一艘破旧的渔船,“那是李老三的船,前儿翻了,渔网也破了,现在家里连粗粮都吃不上,只能靠邻里接济。”

    韩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艘渔船的船底破了个大洞,船板散落在旁边,渔网撕成了碎片,显然是没法再用了。他心里更清楚了,捕鱼哪里是谋生,根本就是在赌命。

    “何止是捕鱼,晒盐也一样,全靠天吃饭。”周伯渊走过来,坐在沙滩上,拿起一块粗盐粒,“你看这盐,看着简单,晒出来可不容易。选盐田得选地势低、离海近的,还得是黏土,不然渗水太厉害,可这种地村里就那么几块,还得跟人抢。”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就算选好了地,挖盐田也得靠力气,一个盐田至少得挖两尺深,我这老骨头,挖一个盐田得歇好几回。挖好之后,每天天不亮就得去挑海水,从海边到盐田,来回得走半里地,一担海水几十斤,一天得挑十几担,肩膀都磨破了。”

    韩澈想起刚才在盐田看到的土坑,问道:“那要是下雨了怎么办?”

    “下雨?下雨就完了!”周伯渊拍了下大腿,“雨水一冲,盐田里的海水就淡了,之前晒的盐也会化,几天的功夫就白忙活了。去年夏天,连着下了半个月雨,村里好多人家的盐田都废了,不少人只能去给盐商当雇工,一天才挣两文钱,还不够填肚子的。”

    “那晒好的盐,能卖个好价钱吗?”韩澈又问,他记得之前周伯渊说过盐商压价,想再听听具体的情况。

    提到卖盐,周伯渊的脸色更差了:“好价钱?根本没有!盐商们都串通好了,不管你晒的盐好不好,最多给四十文一斤,还经常不给现钱,拿些发霉的粟米或者粗布抵账。你要是不卖给他,自己去集市卖,又怕被官差抓,说你私贩盐,要坐牢的!”

    旁边的张二也附和道:“可不是嘛!上个月我晒了三十斤盐,盐商只给了一百文,还拿了五斤发霉的粟米抵账,我家娃吃了那粟米,拉了好几天肚子。”

    韩澈听着他们的吐槽,心里沉甸甸的。他原本以为改良晒盐法只是技术问题,现在才知道,除了技术,还有这么多难处——盐田的选址、海水的运输、天气的影响,还有盐商的垄断和压榨。他想起现代的规模化盐场,有专门的防渗技术,有机械抽水,还有完善的销售渠道,跟这里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难道就没人管管盐商吗?”韩澈忍不住问。

    周伯渊苦笑了一声:“管?盐商跟县里的官差都有勾结,上个月里正想帮我们跟盐商谈涨价,结果第二天就被官差以‘私通盐贩’的罪名抓了,后来还是村里凑了钱才把他赎出来,从那以后,没人再敢跟盐商作对了。”

    韩澈心里一凛,原来盐商还跟官府勾结,这就更难办了。他原本想改良晒盐法后,靠卖盐赚钱,现在看来,就算晒出好盐,也得被盐商压价,说不定还会被刁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