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韩澈早料到他们会有顾虑,这正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陈叔、周叔,你们放心,做咸鱼干的法子我会教大家,用咱们的细盐,把控好盐量和晾晒时间,肯定能做好。至于销路,我打算去找王小姐帮忙,她是县尉千金,认识县城里的商铺掌柜,说不定能帮咱们联系销路。” 提到王瑾萱,陈三郎和周明都松了口气。他们虽然没见过王瑾萱,但也听说过她是个有见识的姑娘,之前韩澈遇到麻烦,她还帮过忙。“要是王小姐能帮忙,那这事就有谱了!”陈三郎脸上露出笑容,“韩公子,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周明也跟着附和:“对!我们这就去跟其他渔民说,让大家把卖不完的鱼都送来,咱们一起做咸鱼干!” 韩澈心里松了口气,渔民这边算是初步搞定了。接下来,就得去找王瑾萱了。他跟陈三郎、周明约定好,下午就开始收鱼,先小批量试做一批咸鱼干,然后再去县城找销路,之后便往王承嗣的县尉府走去。 县尉府的大门比韩澈家的茅草屋气派多了,朱漆大门旁站着两个家丁,看到韩澈过来,其中一个家丁认出了他,连忙上前问道:“韩公子,你是来找我家小姐的吗?” 韩澈点了点头:“劳烦小哥通报一声,就说韩澈有要事求见王小姐。” 家丁应了声,转身进府通报。不多时,王瑾萱便从府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襦裙,头发用一根玉簪挽着,比上次在盐滩上见到时更显素雅。“韩公子,找我有什么事?”她走到韩澈面前,语气温和,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 韩澈把自己想搞渔盐产业链、做咸鱼干的想法跟她说了一遍,最后道:“王小姐,我知道你认识县城里的商铺掌柜,想请你帮忙看看,有没有商铺愿意收咱们做的咸鱼干。要是能打开销路,不仅我能受益,津门的渔民也能多赚一份钱。” 王瑾萱听完,眼睛亮了起来:“韩公子,你这个想法很好!单一卖盐确实容易受牵制,搞深加工既能提高收益,还能降低风险,这是民生大事。县城里有几家商铺专门卖干货,我认识张记商铺的张掌柜,他为人实在,咱们可以先做一批样品,我带你去找他谈谈。” 韩澈没想到王瑾萱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心里一阵感激:“多谢王小姐!我已经跟陈叔他们说好,下午就收鱼试做咸鱼干,等做好了,我就去找你。” “好。”王瑾萱点了点头,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柳存义昨天被罚了粮食,心里肯定不服气,你做咸鱼干的时候要多留意,别让他搞破坏。我爹也说了,会让衙役多去盐滩和渔村附近巡查,有什么事你随时来找我。” 韩澈心里一暖,王瑾萱不仅愿意帮忙,还提醒他注意柳存义,考虑得比他还周全。“我会留意的,多谢王小姐提醒。” 跟王瑾萱告别后,韩澈心情大好,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他沿着石板路往家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先做好咸鱼干,打开销路,然后再研发鱼酱、腌鱼块,一步步把产业链做起来。等规模大了,还可以跟沧州的盐商合作,把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到时候就算柳存义想搞事,也动不了他的根基了。 回到家时,赵氏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看到韩澈回来,连忙问道:“澈儿,跟陈三郎他们谈得怎么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