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伸缩闸门反应灵敏,识别到简星夏的面容,直接开门放行。 回到老屋后,简星夏第一时间招来林三娘。 第二个招工启事,晚点儿招徐老汉来,昨天的墙还没刷完呢。 林三娘一来,一看庄子这边正是大中午,忙问简星夏吃没吃饭。 她知道简星夏是习惯吃三餐的,哪怕简单,但也要按时吃饭。 自从有了粮食,林三娘家里也恢复了一日三餐制,只是中午吃得简单些,晚上天黑了,活儿做完了,一家人聚齐,才会吃得丰盛点。 简星夏摇头:“今天有别的活儿,时间不够用,简单吃点儿干粮就行。” 说着,简星夏就把集市上芳芳买的油饼、千层饼、烧麦、锅贴都拿出来,让林三娘热热,两人一块儿吃。 林三娘已经见过塑料袋了,倒是对塑料袋不惊奇,可看到袋子里的东西,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这得用多少油啊! 这哪是煎饼,纯粹是炸饼,放在油锅里炸出来的。 油汪汪的,连塑料袋上都是油。 林三娘心疼得紧,恨不能将塑料袋上的油都给刮下来——搜刮搜刮,放大梁朝能炒两三个菜呢。 但这是东家小姐的饭食,林三娘便没有这般抠搜地做,而是起锅,又加了一点油,重新把油饼和锅贴煎一下。 又在水翁里加了点儿水,把烧麦重新熏蒸一下。 冰箱里有酱菜,林三娘又拌了一个擂椒茄子。 午饭匆匆搞定,简星夏便拿出早市上买的老粗布,问林三娘会不会做抱枕套。 “抱枕?也是枕头吗?小姐跟我说说看,是个什么样式。” 林三娘虽然不擅长绣花,但缝补还行,闻言并不打怵。 这个好说,简星夏上楼,直接在二楼的茶室里拿了一个抱枕下来。 二楼楼梯口的门平时是关着的,简星夏没吩咐,林三娘也从来不逾越,偷摸上去。 简星夏拿来的抱枕是个小的,40*40Cm的尺寸,鼓鼓囊囊的。 林三娘一看就知道了:“这倒简单,就是缝个布口袋,里面塞上棉花。” 简星夏点头:“对,我买了些珍珠棉,到时候塞在抱枕套里面。” 简星夏让林三娘做两层抱枕套:“外层的用粗布,做得好看些,里面的就用普通白布,薄一点都行,主要是控制形状,方便拆洗外面的枕套。” 林三娘一听就明白了。 只是她不明白这个“珍珠棉”是个什么棉。 珍珠她知道,棉花她当然更知道,可珍珠棉……这两个东西风马牛不相及,是怎么凑到一块儿去的? 简星夏也解释不来:“就是我们这里最便宜的一种棉,其实也不是棉花,是人造的。” 林三娘点点头,也不多问了,是棉就行,那她就知道怎么做了。 林三娘抱着抱枕仔细看,询问需求:“小姐,这抱枕上可要绣花?这边有流苏,是否要装上流苏?还有这个一长条的砌口,这是何物?怪方便的。” 简星夏一看,林三娘说的是抱枕套背面的拉链。 这玩意儿,古人没见过。 简星夏笑道:“这个叫拉链,就是用两边契合的小链锁,一一合拢,拉动开合。” 林三娘连连赞叹。 简星夏心里是想给抱枕绣上花和字的,但时间不够。 她自己几乎不会针线活,除了补袜子和包包里衬——这俩最容易破。 所以针线上的事,只能由林三娘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