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棚前价呢,就是说鸭贩子到村里来收,活鸭一斤只能卖六块钱。 到户价呢,也算是市场价,就是指魏老三要把鸭子送到顾客指定的地方,按现在的行情,活鸭一斤能卖到七块。 一斤贵五毛。 但村里养鸭的人都愿意卖棚前价。 这样方便。 要是送鸭子出去,送一趟就得一两个小时,要是多送两三个地方,一天的工夫就都耽误了。 养鸭子是个细碎活儿,每天都要把鸭子放出去吃水草和浮萍。 要是不放出去,在家一天饲料都要吃掉几百块。 时间就是金钱,这点魏老三很明白。 虽然夏夏要的量少了些,但毕竟是在村里,啥事儿都不耽误,他家孩子都能绑两只鸭子送过去。 在村里能卖到七块钱一斤,价钱又好,又不花时间。 魏老三情愿得很! 胡大欣慰地点点头。 就该这样,大家各让一步,互相捧场,村里才能发展好。 “六只鸭称下来一共三十八斤,七块一斤,就是二百六十六块钱,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 “那好,那在本子上和条子上签字,去夏夏那里领钱。” 魏良在条子上盖章,村队会计拿出记账专用本,登记,也叫魏三签字。 魏三来到第三张桌子前。 第三张桌子后面坐着简星夏和齐珊。 简星夏拿过条子,确认无误,就笑着问魏三。 “魏三叔,你是要现金还是微信转账?” “转账吧!我们买饲料也都是转账。” 虽然是老农民一个,但现在也是会用微信转钱买东西的! “好,那魏三叔你在这里签个字,咱们结账。” 魏三出示二维码,低头签字。 简星夏利索地转了二百六十六块钱过去。 不多,但这批本来等着中秋国庆出栏的鸭子,提前一个月卖了,还省不少饲料呢! 魏三很满意。 他脑子可是清楚得很——夏夏在山里开了农家乐,这才是开始,以后要是生意好,要鸭子的时候多的是。 现在两天是六只,以后一个月不就是一两百只? 足不出户一年就能卖掉几千只鸭子,怎么不算一件美事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