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裴九思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侧。 这位司礼监掌印少监的声音压得极低,袖中还攥着半块温热的手炉——显然是刚从御书房赶来:“陛下默许比试,但九关若败......“他顿了顿,喉结滚动,“再无翻盘之机。“ 首关“盲诊九人“的幕布刚拉开,殿外便起了风。 九名宫人被蒙住面,只露手腕搁在案上。 云知夏闭眼前扫过人群,看见沈青璃正攥着实证院的脉案本,指尖发白;楚云归的弟子们抱着药罐,目光像淬了毒的针。 她的指尖搭上第一双手腕。 脉息滞涩如乱绳,带着股若有若无的甜腥——是紫藤香的味道。 前世在苗疆,她见过老妇用紫藤香熏屋三年,最后心肺烂成一团脓。“第一位,心脉滞涩,因焚'紫藤香'三年。“ 第五双手腕刚触到,她的指尖便猛地一紧。 那脉息虚浮得像游丝,却在寸关尺处凝着暗结——是每月十五后才会出现的咳血之兆。“第五位,肝血亏虚,每月十五后咳血——是被抽过血。“ 殿外哗然。 有小太监突然跪下来,哭着喊“王妃圣明“,原来第一位宫人正是慈宁宫的洒扫嬷嬷,三年前太后赏了她紫藤香,如今夜夜咳血;第五位是御膳房的帮厨,每月十五都会被守脉阁的人叫走“试药“。 “口说无凭。“楚云归的声音像块冰砸进沸水里。 云知夏早有准备。 她从袖中取出青瓷瓶,倒出几滴“药感显脉水“滴在绢布上。 淡青色的药水遇脉即化,竟在布上显出金线——第一位的脉线缠成乱麻,第五位的脉线在月中处断成两截,与她所言分毫不差。 沈青璃的笔尖在脉案本上洇开个墨点。 她望着那金线,突然想起实证院的学生们总说,王妃的医术不是“看“病,是“读“病——像读一卷被虫蛀的古籍,能把缺页的地方都补全。 第二关“辨毒三味“设在偏殿。 三碗药汁摆在檀木架上,无名无色,却泛着诡异的幽光。 云知夏的银针刚触到第一碗,便见针尖泛起淡紫——是北地特有的迷神引,混着曼陀罗花的气息。 她用舌尖轻触银针。 不是真尝,而是借药感感知分子震荡频率——第二碗的震颤比第一碗慢了三拍,带着寒心藤特有的钝感。“第二碗,'锁智散',配寒心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