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逍遥小诗仙》


    第(2/3)页

    陛下有意与南济国联姻,打算挑选一位郡主嫁给南济亲王。而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位郡主一定是秦七汐,因为南毅王秦奉统领江南多年,势力日益强大,需要敲打。

    秦七汐是南毅王唯一的女儿,也是最疼爱的孩子。王府为避免郡主外嫁,特地办了此次文会,以招郡马。

    目前看来,无论是陛下赐婚,还是王爷指婚,都不是郡主心之所愿。

    “不如看看这些诗词,万一能找到思想共鸣呢?”

    “不必了。”

    秦七汐摇摇头,“让评师们断出排名即可。”

    其实她早就认清现实了。

    在大乾,莫说同辈才子们所创之诗词,就算是国经院里收录的千古名作,也很难让她产生所谓的共鸣。

    秦七汐感觉,这天下的文才水平,似乎已经达到了上限,很难再进一分。

    “好诗!当为甲上!”

    忽然,楼外传来一道高声,紧接着便是众人的哗然。

    许灵嫣眼睛一亮:“这好像是陈老的声音,我去开窗!”

    陈馗乃是国经院的老祭酒,也是此次文会的评师之首,资历深厚且为人清高,能得到他的赞赏,这首诗一定非同凡响。

    许灵嫣迅速来到屋后,将紧闭的窗户全部打开,文会的热闹场景立马映入眼帘。

    此刻众文人才子正层层环绕,而白髯白发的陈馗则爬上了高台。

    他手握锦帛,脸上带着些许红光:

    “湖面如镜水如天,万顷琉璃映云烟。白鹭低回穿翠幕,苍鹰振翼破青山。

    心随雁阵上霄汉,志逐潮头越百川。莫道江湖天地阔,自有沧溟作钓船。”

    “好,好诗!”

    “借咏镜湖以言远志,此诗波澜壮阔,豪情万丈,不愧为上品佳作!”

    场上的呼声再到一层新高度,众人皆不吝盛赞。

    而陈馗也公布了诗文作者:“此诗乃是由凌州总督府,二公子杨文炳所创,我与其他三位评师一致决定,将其定为甲上!”

    “原来是杨二公子所作。”

    “不得不承认,在诗词造诣上,杨公子算得上吾辈领路人了!”

    ……

    “这家伙果然有备而来。”

    站在二楼窗边的许灵嫣,满眼欣慰地点着头。

    杨文炳的这首诗,若放在大乾历代收录的名集中,或许不算起眼。但要是与同辈相比,那可称得上惊艳万般了。

    陈馗虽年迈,但声音却十分雄厚。

    故而刚才的诗句,也传到了秦七汐耳中。

    临汐郡主美目半闭,整个人昏昏欲睡。她只在听完整首诗的刹那停顿片刻,接着又恢复淡然,自顾自地斟酒。

    酒越喝越多,人也越来越醉。

    文会场上,杨文炳已经被许多人簇拥起来。

    称赞与祝贺之声不绝于耳,更多的则是羡慕。毕竟,被几位名家一致评为甲上,基本锁定头名,将会获得直接面见郡主的机会,甚至成为郡马。

    然而杨文炳只是出于礼貌点头回应,心里怎么也感受不到胜利的喜悦。

    如果时间换成下午之前。

    他还没有见到湖畔那位少年,没有听到对方口中的绝美湖景。或许自己真的会高兴,会认为自己便是大乾平辈文人中的佼佼者。

    可那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却如一把铁尺悬在他的心口,让他不得不时刻正视差距。

    “嗡嗡嗡……”

    忽而此时,一阵突如其来的震动声打破了他的思绪。

    杨文炳循声看去,见一团水盆大的黑色物件,正悬浮在楼船上空。

    “那是何物?”

    其余人也注意到了,纷纷抬头仰望。

    “是水鸟?还是怪虫……莫不是敌国暗器?”

    陈馗被吓得不轻,连忙蹲下身体。

    他算是博学多知了,可几十年来从未见过此等奇物,能悬于空中,还能发出持续不断的怪异声响。

    “保护郡主!”

    楼舫之上,场面很快陷入慌乱,众人纷纷躲避。王府的护卫则立马守住船楼,以护郡主周全。

    但好在那东西只停留了片刻,便又乘风飞走了。

    嗡嗡声消失之时,一页书纸落在甲板上。

    离得最近的青年公子弯腰将其捡起,立马引得许多人围观。

    “看这格式,似乎是写了一首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