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手指开始在键盘上翻飞,那些烂熟于心的历史知识和语录,此刻化作了最锋利的子弹。 @NewDealGhost (新政幽灵):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6年就曾警告我们:“一个政府,如果因为它的宪法,就眼看着自己的人民中三分之一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那它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府。” 先生们,不要被那些“创新”和“效率”的词藻所迷惑。当一个人的膀胱容量大小,可以直接与他的商业价值和生存权利挂钩时,这不是进步,这是对人类价值最彻底的蔑视。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镀金时代。 而奥姆尼公司,就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经济保皇党”。 #奥姆尼压榨##数字镣铐##新时代的经济保皇党# 按下“发布”键的一瞬间,仿佛所有的愤懑、无力,都随着这次点击被倾泻了出去。 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点赞和转发的数字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跳动,这给了他一丝虚幻的满足感。 就好像,他的声音真的能穿透这间廉价公寓的墙壁,撼动那个由资本和算法构成的庞然大物。 手机嗡嗡震动了一下,是兼职的咖啡馆老板发来的消息,催他赶紧去接晚班。 在关门前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手机屏幕。 推送通知的数量,已经从十几变成了一个鲜红的“99+”。 …… 匹兹堡的黎明,带着一股子湿冷。 里奥的手机在枕边震动了一整晚,那条推文已经彻底脱离了他的控制。 转发量突破了一万五,点赞数超过五万,并且仍在攀升。 他的粉丝数从两万暴涨到了五万,私信箱里塞满了媒体的采访请求和一名奥姆尼公司内部员工的支持信息。 当然,也少不了谩骂。 “在胡言乱语什么?滚出美国!”一条评论这样写道。 里奥看着这些评论,心中没有激动,只有一种愈发强烈的不安。 他是一个研究历史的人,他知道,言语一旦凝聚成力量,必然会招致同等量级的反作用力。 带着这种不安,他走进了匹兹堡大学历史系的教学楼。 他的博士导师,戴维斯教授约见他。 “里奥,坐。”戴维斯教授坐在他那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穿着一身考究的灰色花呢格纹西装,整个人就像是从一本上世纪的学术期刊里走出来的人物。 “我看了你的论文初稿,观点很犀利,你拥有一个优秀的研究头脑。”他话锋一转,“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你把才华浪费在罗斯福新政那些故纸堆里,是一种遗憾。” 第(2/3)页